[推荐]报友交流须知
发表于
报刊交流直通车
分类,标签:
03
02月
2007
1
曾家报刊收藏馆欢迎您!尊敬的各位报友:您们好!欢迎您来敝馆做客并就集报刊展开交流!敝馆博客正在建设中,同时欢迎您提供宝贵的意见!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合作的愉快.您在选择报刊前,请仔细阅读以下的报刊交流友好提示.想必会对您的交流有所帮助.预祝各位报友交流愉快!收藏快乐! 报刊交流友好提示 敝馆报刊目前暂只限于转让。除标明品相的外,其它均为九至十品。个别报刊如有出现发黄的属自然正常现象.若个别报刊目或文章资料出现录入或打字失...
假如一切都顺心如意
发表于
心灵鸡汤
分类,标签:
16
09月
2009
假如一切都顺心如意少年出生于瑞士,只上了短短的几年学,在13岁就去做了一个钟表匠的学徒,学习钟表零件的镂刻技术。假如一切都顺心如意的话,做个钟表师,他的人生轨迹可能就这样确定了。但是,脾气暴躁、蛮横无理的师傅却改变了这一切。他出于少年人爱玩的天性,偷偷地镂刻了一些骑士勋章,供自己和伙伴们佩带、玩耍之用。然而,这件事却被他的师傅发现了。师傅暴跳如雷,将他痛打一顿。师傅的专横和打骂,让他对这份本来很喜爱的工作感到厌倦和疲惫。不过,对工作的极度失望,却也使他滋生了别的兴趣,比如读书。一次出城时,他忘了归城的时间。他拼命地往回赶,然而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城门。在那一刻,他决定不再进城了,不再回到那个专横的师傅身边去了。从此,他开始了游历,并彻底改变了任人摆布的命运,学会了独自执掌自己的生命之舵。多年以后,他撰写了《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等巨著...
你记住了谁的名字
发表于
心灵鸡汤
分类,标签:
16
09月
2009
你记住了谁的名字曾经,刚到新单位,有一天门卫室收发报纸的一个小伙子来送信件。他出门后,我问同事,他叫什么名字?同事有些惊讶,说:问这干啥?我也不知道。他这么胖,就叫“胖子”好了。有一天下午,天突然下大雨,下班后,我没有雨具,站在单位大门口张望,犹豫着打的还是等雨后再回家。门卫看到了我,他叫我名字,说:我这里有雨衣,你带回家吧。我晚上值班不要雨衣。让我窘迫的是,我叫不出他的名字,叫了他一声“胖子”表示感谢。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热情地自报姓名。我穿上他的雨衣,准备回家,他说:你来了几天,我就记住了你的名字。你经常收到报刊、信件、稿费,真不错。我故作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写着玩呢。末了,他有点不好意思,似乎欲言又止。我问:你还有什么事吗?他回答说:请你以后不要叫我胖子好吗?叫我小X,或者直接叫我的名字好了。我的脸红了。机关里有几个勤杂工,每天上班...
人生状如纺锤
发表于
心灵鸡汤
分类,标签:
16
09月
2009
人生状如纺锤端起杯子喝水,朋友说,这只杯子真漂亮。他指的是造型。那天我们喝了不少酒,竟然探讨起人生。我说,形形色色的杯子,漂亮或者不漂亮,都是用来“盛水”的,正如人生,辉煌不辉煌,本质都是“活着”。杯子有形状,人生有没有形状?我觉得是有的,而且是“纺锤状”的。最初的人生,是简单而赤裸的。光着屁股蛋,若不是皱着眉头,大声啼哭,存在都几乎被忽视。渐渐长大,精神和物质,全拜人所赐,自身什么都没有。然而,渐渐长大,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渐渐得到。我们学会了说话和行走,拥有了书包和识字课本。强壮了身体,懂得了道理,十五六岁,开始放飞青春,将理想根植在心里。这个过程,我们得到很多,包括在成长岁月里那些小小的愿望。比如,一个钱夹,几元压岁钱,一条专用皮带,家长的勉励和老师的表扬,生活是丰富的,它以慷慨的姿态,给我们留下最初美好的印象...
“人”字最难写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15
09月
2009
“人”字最难写陈世旭明代书法家韩道亨的《草诀百韵歌》以“草圣最为难”一句开篇,讲的是书体。若论单个的字,则显然最难写的是“人”字。“人”字只有两笔,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越不容易写好。然而,真正难写的“人”字,是从社会学角度讲的那个“人”字。日前,有朋友从网上给我发来一则关于“人”字最难写的文字,行文简洁明了,议论十分精彩,姑作适当整理删节,援引于此,以与各位分享:一笔写出生的哭声,一笔写临终的笑容:前者表明生的艰辛,后者表明平生了无憾事。一笔写成长,一笔写衰老:人生乃是一个新陈代谢过程。新的不断滋生,旧的不断淘汰。一笔写进,一笔写退:人生如登山,上山固不易,下山更难。百折不挠,勇于攀登,固然可敬;急流勇退,能上能下...
马桶使用误区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14
09月
2009
马桶使用误区一、用洁厕灵除臭。洁厕灵属于强酸剂,会迅速腐蚀PVC和橡胶垫片,影响水压。最好在进水部件加装滤网或者人工清洗马桶。二、马桶没有角阀不要紧。检查马桶是否有角阀,否则万一软管老化破裂,您家在半个小时内就会“水漫金山”。三、水箱里放一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就节水。要看马桶是什么类型,如果是直排式马桶,在水箱内竖放一块砖头或放一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是可以节水的,如果是虹吸式马桶,这招就不灵了。 《广州日报》2009年9月11日倪明...
秋季除燥与进补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14
09月
2009
秋季除燥与进补五谷为养 《黄帝内经》中的“五谷”为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米、面、黏米、高粱米和豆类。小米属热性,最补脾胃,早晨食用最好。大米属凉性,尤其适合在傍晚食用,可以多吃一些。各种豆类比较适合在冬季食用。谷物对人体最为滋养,因此每顿饭都要多吃主食。五脏中的肺对应的是白色。要想达到润肺的功效,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吃一些白色的主食,例如米、面等。五果为助 《黄帝内经》中的“五果”为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枣、李子、栗子、杏、桃,泛指各种水果。秋天可多吃坚果类,如杏仁、核桃仁、松子仁等。此外,梨、葡萄等的果肉也有润泽之效。不过,梨性寒,肠胃不好的人应熟吃。五畜为益 《黄帝内经》中的“五畜”为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也就是现在所...
养生箴言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14
09月
2009
养生箴言读书以润胆气,戒怒以舒肝气。少食以顺胃气,节欲以养肾气。运动以扩肺气,恬静以平心气。省悟以调脾气,自强以涤神气。慷慨以扬浩气,坦荡以畅正气。磨砺以增锐气,忍让以保和气。拼搏以鼓勇气,超越以显豪气。奋发以长志气,坚贞以壮骨气。《家庭保健报》2009年9月3日...
长寿得益于心境平静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14
09月
2009
长寿得益于心境平静上海女作家罗洪1910年11月出生,她身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行动自如。她说:我的长寿得益于心境平静、宠辱不惊,日常起居亦平常,更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宽以待人的态度来与人交往。晚年的罗洪过着平静而有序的生活。她每天早晨5点起床,洗漱完毕后就准时收听6时的早新闻。上午读报、看书。午饭后躺在床上翻翻报纸,然后小睡几十分钟,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起床后就构思写作。罗洪认为:要长寿,就得多动脑子多运动。她一生坚持劳逸结合、动静配合,看书写作后,必然下楼散散步,每次大约半个小时。在饮食上,罗洪奉行的是以清淡为主、不宜过饱。她认为,不能看到好的东西就吃个饱透,这是伤身之举。平时,她的早餐以泡饭为主,半碗足矣,佐之酱菜、油氽花生。中饭则是二荤一素一汤,或者二素一汤,米饭半碗,晚餐也是如此。她不挑食,油腻太重的也不吃。她有早晚喝酸奶的习惯,为了养胃也是为了睡眠,但不吃保...
尊重的姿势
发表于
心灵鸡汤
分类,标签:
14
09月
2009
尊重的姿势尊重别人有不同的姿势。堪称“国宝级”的一代大师季羡林,从不倚老卖老。每有客人前来拜访,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齐地在书案前坐好,昂首挺胸,下巴微微内收,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在他看来,挺胸端坐,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在客人离开时,他一定送出门外,道别再见。1995年的一天,白岩松为季羡林做“学者访谈录”。当时,季羡林坐着,在白岩松掏名片准备递给他的一刹那,他就站起来,弯腰等着,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曾经有不少人赞叹过,大师就是大师,简单的姿势,有几个人能时时做到?一次,美国卓越的幽默表演大师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的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纽扣忘了扣了。”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并很快将纽扣系好。当那位观众走开后,他又悄悄地把纽扣解开。这一幕正好被一个记者看到了,问卓别林:“您这样做何苦?...
大将风度
发表于
心灵鸡汤
分类,标签:
14
09月
2009
大将风度国内一所大学里有个展览。这展览讲到陈赓的人才观。50年代,陈赓把核心技术、核心机密交给了一位很有才华而又很忠诚于国家的女教授。周围的人不知出于什么动机,不断向陈赓反映:这女教授的哥哥现在是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不能把重要工作交给她。蒋介石撤到台湾去的时候,大约带去了二百万军政人员及其家属。如果一个人在内地有五个兄弟姐妹,那将有一千万人受到株连。如果再加上父母、岳父岳母、堂兄、表弟什么的,那就更不得了。当时中国的全部人口也就是四五亿。如果几千万人都不予重用,那将葬送多少人才!孔子曰:“以容取人,失之子羽。”以血缘取人肯定比以容取人失去的还要多得多。富有大将风度的陈赓针对这种片面的质疑,严肃地说:“你只知道她有个哥哥现在是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你也应该知道她还有个哥哥现在是共产党的中央委员&rdq...
走自己的路 听别人的话
发表于
心灵鸡汤
分类,标签:
14
09月
2009
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路是大家的,你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在走着别人的路。同一条路,不同的人走,会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感受。这个人走到这里疲惫了,一个小小的土坡,他就会认为这里的路陡峭难行;那个人走到这里,不小心被瓦片绊了一跤,他就会认为这条路充满了险恶……人都是有思想的,这些走路的人,如果他是位学者,他就会去研究路难行的原因;如果他是位作家,他就会去用精彩的文笔记录下摔跤时的场景;抑或,他只是个平民百姓,他也会口口相传自己在路上的经历……人一生不可能只走一条路,因为你要不断地前行;人一生不可能走同样的路,因为即使是你刚刚走过的路,也可能由于下雨了、刮风了,发生了新的变化。路对于人来说永远是陌生的,充满变数的,最好的办法不是一条条路都去走走试试,而是去问问路边的知情者:行走中,当你遇到拦路的河流,...
“洋眼球”瞧着中国60华诞
发表于
庆国庆六十周年文萃特辑
分类,标签:
14
09月
2009
“洋眼球”瞧着中国60华诞 被外媒称为“世界最大生日派对”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正在紧张筹备,将在数周之后举行。各国政要、学者、名流,近期纷纷评点中国发展之路,聚焦“中国奇迹”。生日派对世界之最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两次演练,已然引发外国媒体的大量报道,世界正在关注着将举行的新中国60周岁的“生日派对”。加拿大《多伦多星报》一篇题为《中国志在超越奥运会》的文章说,在奥运会过去1年多之后,沉浸于奥运会荣光之中的北京,正马不停蹄地准备一场与炫目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不相上下的盛会。文章还说,这或许只是一场生日集会——但从中国媒体的报道来看,这将是世界迄今所见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