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报友交流须知
发表于
报刊交流直通车
分类,标签:
03
02月
2007
1
曾家报刊收藏馆欢迎您!尊敬的各位报友:您们好!欢迎您来敝馆做客并就集报刊展开交流!敝馆博客正在建设中,同时欢迎您提供宝贵的意见!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合作的愉快.您在选择报刊前,请仔细阅读以下的报刊交流友好提示.想必会对您的交流有所帮助.预祝各位报友交流愉快!收藏快乐! 报刊交流友好提示 敝馆报刊目前暂只限于转让。除标明品相的外,其它均为九至十品。个别报刊如有出现发黄的属自然正常现象.若个别报刊目或文章资料出现录入或打字失...
人生的大智慧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4
05月
2008
人生的大智慧 兵家的战略思想可以归纳出很多条,其实,说透了也就三个字:“进”、“守”、“退”。但要实行起来却并不容易。 人生如战场。人生的战略也大致如此。 人活在世上总得进取,不然难以生存、发展。“进”,是人为了满足自己欲望的本能和天性,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根本途径。然而,由于每个人自身素养、客观条件、机遇、努力程度不同,能不能进,...
女人与男人的世界版图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4
05月
2008
女人与男人的世界版图 十八岁至二十岁的女人是非洲,半开发半蛮荒,物产丰饶; 二十岁至三十岁的女人是美国,吸引着人们的消费目光; 三十岁至三十五岁的女人是印度,热情而慵懒; 三十五岁至四十岁的女人是法国,岁月的历练带有一丝冷漠的优雅; 四十岁至五十岁的女人是南斯拉夫,处于为过去付出代价的时期; 五十岁至六十岁的女人是西伯利亚,一派荒凉; 六十岁至七十岁的女人是蒙古,只剩下辉煌的历史; 七十岁以上的女人是阿富汗,不再有人想去观光了…&...
地球为何会震动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4
05月
2008
地球为何会震动 地壳,为何要摆动身躯顾名思义,地震就是地壳的震动,火山喷发、流星影响、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和矿山开发都可能引起,但是最大的因素还是地壳运动。为什么地震专爱骚扰某些地区呢?这得从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板块构造学说”说起。地球最上层的岩石圈并不是紧密连成一片,而是几个坚硬而独立的单元在软流圈上漂,彼此似断非断,还有相对滑动,是为“板块”...
鼠联趣谈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2
05月
2008
鼠联趣谈 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有次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明诚万没想到如此致命之词,清照竟能巧对。便“死不服输”地续写下联:老鼠亦称老。 清照嫣然一笑,提笔而书:鼠姑(牡丹花的别称)兆宝贵,国色天香。 众人为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rdqu...
携手同行大爱无言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2
05月
2008
携手同行大爱无言 初夏时节,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情地袭来。 地震灾区,那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位同胞的殒命都使我们悲恸不已。 迅速地,众志成城的战斗号角响彻神州大地--一笔笔善款正在筹集、一批批志愿者正在集结。每一种义举的背后都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心,每一次爱心的付出都令我们心存感激。悲伤与爱心同在,灾难与希望共存。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热血沸腾的国人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灾难裹挟着凄雨寒风,我们定要点燃爱心的火把,守望相助、彼此取暖。 这是一个沟通无限的时代。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方式,汶川地震的点点滴滴源源不断地被传输、放大,关注汶川地震也成了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当电视画面传...
科技专家眼中的汶川大地震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2
05月
2008
科技专家眼中的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又发生了数千次大大小小的余震。为何余震绵延不断?余震的破坏力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 ■余震每分钟都在发生 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副所长杜方研究员表示,余震几乎每分钟都在发生,只是震级有大有小。仪器可以记录的微小地震,人是感受不到的。目前,大大小小的余震已有数千次,强度最大的为6.1级,5~5.9级的地震有20余次,6级以上余震有3次。主震震级比较大,因此余震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具体要看余震的衰减情况,目前地震部门仍在密切监测之中。 ■余震不会超过主震 通常,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至今余震不断。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解释说,一...
人类为何无法准确预测地震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2
05月
2008
人类为何无法准确预测地震 准确预报地震难在何处 科学家们都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对地表以下仅十几公里深处的情况还一头雾水。但恰恰是这地表以下的十几公里处,是最应该关注的,因为在此处孕育的“地下杀手”———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浩劫最大。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林瑛表示,观测地下比观测太空要难得多,因为我们要探测到可能发生的地震,必须得到达孕育地震的深度,要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深部,而目前的技术水平不能支持这样的探测。人类对地下探测到达的最远距离仅距地表10公里多,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实施的科拉半岛超深钻探工程,最终深度为12261米。 准确向人类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包括两个密切相连的环节—&...
地震预测的现状与前景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2
05月
2008
地震预测的现状与前景 地震预测研究的进展 地震预测通常分为长期(10年以上)、中期(1~10年)、短期(1日至数百日)。有时还将短期预测细分为短期(10日至数百日)和临震(1~10日以下)预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预测,特别是中、长期预测,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在长期预测方面,最突出的进展是: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所有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运用“地震空区”方法预选确定的空区内;运用“地震空区”方法,美国地震学家成功地预报了1989年10月18日美国加州洛马普列塔6.9级地震;在我国,板内地震空区的识别也有一些成功的震例。在中期预报方面,运用“应力影区”方法对许多地震序列作的回溯性研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日本地震学家运用关于地震活动型图像的&ldq...
《商洛日报》的发展历程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21
05月
2008
《商洛日报》的发展历程 《商洛日报》系中共商洛市委(原中共商洛地委)的机关报,是一张以全市各级党政干部、职工和城乡群众为主要读者群的地方综合性的主流媒体。 《商洛日报》大体上分为“文革”前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阶段。 “大跃进”年代,全国地(市)、县兴起办报热潮。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加强对商洛地区各项工...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宁波站活动延期三天举行
发表于
新闻和友好往来
分类,标签:
19
05月
2008
转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宁波站活动延期三天举行 2008年05月18日23:0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宁波5月18日奥运专电(记者冯源 方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宁波传递组委会18日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为悼念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暂停三天,宁波站传递活动延期至5月22日举行。 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北京奥组委决定,5月19日至21日,奥运圣火在境内的传递活动暂停三天。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宁波传递组委会新闻发言人、宁波市体育局副局长劳金龙向记者宣布了传递活动暂停消息。劳金龙说,北京奥组委、北京奥运浙江省火炬接力组委会和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宁波传递组委会18日傍晚举行紧急会议,研究决定,...
国务院公告: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发表于
新闻和友好往来
分类,标签:
19
05月
2008
转贴国务院公告: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宣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公告全文如下: 国务院公告&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