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的现状与前景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地震预测的现状与前景 
 
 地震预测研究的进展

    地震预测通常分为长期(10年以上)、中期(1~10年)、短期(1日至数百日)。有时还将短期预测细分为短期(10日至数百日)和临震(1~10日以下)预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预测,特别是中、长期预测,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在长期预测方面,最突出的进展是: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所有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运用“地震空区”方法预选确定的空区内;运用“地震空区”方法,美国地震学家成功地预报了1989年10月18日美国加州洛马普列塔6.9级地震;在我国,板内地震空区的识别也有一些成功的震例。在中期预报方面,运用“应力影区”方法对许多地震序列作的回溯性研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日本地震学家运用关于地震活动型图像的“茂木模式”预报了1978年墨西哥南部瓦哈卡7.7级地震;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一种强震发生“增加概率的时间”的中期预测法,对2003年9月25日日本北海道8.1级大地震及2003年12月22日美国加州中部圣西蒙6.5级地震进行了相对准确的预报。

    与中、长期地震预测的进展形成对照,短期与临震预测进展不大。多年来,地震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确定性的地震前兆”,即任何一种可以在地震之前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且一旦出现必定发生大地震的异常,但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从1989年开始,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下属的地震预测分委员会,组织了专家小组对各国专家自己提名的“有意义的地震前兆”进行了两轮评审,在评审的37项中只有5项被通过认定,包括:震前数小时至数月的前震;震前数月至数年的“预震”;强余震之前的地震“平静”;震前地下水中氡气含量减少、水温下降;震前地下水上升反映的地壳形变。以上5项,即使被确认为“有意义的地震前兆”,也并不意味着即可以用于预报地震。例如,前震无疑是地震的前兆,但是如何识别前震,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途径(一)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在地震观测与研究方面,应努力变“被动观测”为“主动观测”,流动地震台网(台阵)与固定式的地震台网相配合以加密观测;不但利用天然地震震源,而且也运用人工震源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二)坚持地震预测科学试验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密切相关。应汲取包括我国的地震预测实验场在内的世界各国地震预测试验场的经验教训,特别要注意在一个地区成功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区,就像1975年我国海城地震的经验性预报成功的经验不适用于1976年唐山地震一样。(三)系统性实施基础性、综合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地震的观测、探测与研究计划针对地震预测面临的观测上的困难,应当系统地实施基础性的、综合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地震的观测、探测与研究计划: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在地震活动地区进行以探测震源区为目的的地震科学钻探;在断层带开挖探槽研究古地震;在实验室中进行岩石样品在高温高压下的破裂实验;利用计算机对地震过程做数值模拟等。【《文汇报》5月18日】□陈运泰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