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报友交流须知
发表于
报刊交流直通车
分类,标签:
03
02月
2007
1
曾家报刊收藏馆欢迎您!尊敬的各位报友:您们好!欢迎您来敝馆做客并就集报刊展开交流!敝馆博客正在建设中,同时欢迎您提供宝贵的意见!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合作的愉快.您在选择报刊前,请仔细阅读以下的报刊交流友好提示.想必会对您的交流有所帮助.预祝各位报友交流愉快!收藏快乐! 报刊交流友好提示 敝馆报刊目前暂只限于转让。除标明品相的外,其它均为九至十品。个别报刊如有出现发黄的属自然正常现象.若个别报刊目或文章资料出现录入或打字失...
千古名桥留联语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5
09月
2009
千古名桥留联语黄桂华四川峨眉山仙峰寺下,有座以“寿星”为名的古廊桥,桥为木构,廊柱上有联,字数虽少,却采用了多种文字技巧: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陕西西安市东灞水河上的灞桥是中国历史名桥,春秋时即建桥。唐代长安人送客多至此桥,每每折柳赠别,黯然神伤,因而又得名“销魂桥”。清代陕西巡抚叶伯英曾为灞桥题过一联:诗思向谁寻,风雪一天驴背上;客魂销欲尽,云山万里马蹄前。云南云龙县西的澜沧江上有座建于清代的大型石拱桥,名为飞龙桥。桥建成之时,白族书法家尹陈谟题下一副长联:天堑固称最矣,叹径流滚滚,鹿石奔来。擅四渎之封,表雄南诏;截三崇之险,扼吭西陲;直比金沙淘浪,荡射日光,潞水急湍,轰鸣雷鼓。倘异时江河声析,出奇制胜,试下汉家楼船。定不教秦螟矫举,走猎苍黄;蛮锦侈张,网鱼滇洱。地轴其效灵乎?看高阁巍巍,龟梁戴起。溯九隆而上,压倒霁虹;耸五云而...
毛泽东身高:1.72米?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25
09月
2009
毛泽东身高:1.72米?数十年来,国人心中的毛泽东就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影视剧、回忆录乃至新闻报道,毛泽东的形象必然与“身材伟岸、神采奕奕”等词语相伴,其身高一直被塑造成1.83米甚至1.85米。现在看来,1.83米的身高大有水分,毛泽东的实际身材远未达到这一高度,这完全是一种人为的“拔高”,是特殊年代“造神运动”的显现。我们很容易从许多历史资料中得到印证:众所周知,1945年“重庆和谈”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有一张并肩站立的著名合影。那张照片显示,两人都穿皮鞋、个子相差无几,毛比蒋略高一点。蒋介石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原始记录显示,蒋的实际身高为169.5厘米。按此估计,毛泽东的身高不会超过1.72米。刘少奇身高1.72米,与毛泽东站在一起不分高低。毛...
那些曾经的时代年轮
发表于
庆国庆六十周年文萃特辑
分类,标签:
25
09月
2009
那些曾经的时代年轮——60年流行语60年,对一个人来说,岁月足以苍老了容颜,对一个国家来说,时代已经跨越了新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它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60年的流行语,或浮光掠影,或刻骨铭心,如同人体内的神经,传感着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在各个时期发展的“体征”,成为时代的年轮,镌刻在每个人的肌理里,历久而不磨灭。上世纪五十年代新生之际的激动与冲动上世纪50年代对共和国来说,是一个新的开端,“同志”“统一”“改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流行语主宰着整个社会,交织着共和国新生之际的激动与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