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钱 孙......

发表于 集藏杂禅 分类,标签:

 

关于集报的小小说

                               赵 钱 孙......

                                                              作者   艾豹茹云

       有位赵老板在某城名吃街开了一家风味酒店,平时蛮喜欢集报访友。店里的生意大都交给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孙灵西去打理。这个孙灵西对老板吩咐的事,从来不打折扣,也如同他的名字谐音一样一点就通,很是放心。赵老板虽说集报的时候也有过不快,但有家人的支持和孙灵西的帮忙,整日游戈在报海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倒也显得不亦乐乎。
       可到了那年闹非典的日子,人们户外的活动减少了,酒店里的生意日渐清淡了许多 ,赵老板看情形不妥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
       某日春光明媚,赵老板在酒店二楼经理窒窗前,看到了因求报曾到过某地有一面之“缘”某报发行部的钱主任,陪同几位本地报社的同行正有说有笑地朝酒店方向走来。见此情景,忙招来孙灵西耳语了一番后,孙灵西忙活去了.
      说起那次的求报经历,记忆犹新:那是在某年的初秋的一个闷热难耐的下午,在呼呼的电扇下,从某报上看到某报停刊某报将于明天创刊的讯息。对于爱报如命的赵老板,无疑是一个天降喜讯。兴奋的一夜碾转难眠,挨不到天明,就兴冲冲地搭上开往某地的头趟班车。
        赵老板坐在车上,无心欣赏高速公路两边的风景,满脑子想着都是创刊号,又仿佛看到创刊号就在眼前恍动,垂手可得。“哧哧”的一声巨响,把赵老板从思绪中拉回来,由于经常出差,据以往的经验,知道是爆胎了。说也是这车刚经过酷暑的折腾,今又赶上了秋老虎的逞强,高温下行车难免爆胎也是常有的事。卸胎装胎重新上路,赵老板的思绪刚刚回到买了创刊号,如何请总编签名的事上来。又听到 “哧哧”的声音 。班车为此耽搁了不少时间,司机知道这趟车今个儿还要返回,为赶时间抄了一条没有核准的近道,碰巧的是被从花丛林中出来的俩位交警逮了一个正着。自然是司机说好话、罚款扣分。 
       赶到某地已是晌午时分。赵老板顾不得吃午饭,叫上一辆的士,直奔某报社 。
       经报社门卫指点,赵老板一口气跑向坐落在红瓦红砖的一栋老式楼房的五楼发行部所在地。一边揩着汗,一边对正在用双手揉着眼睛的年轻女工作人员说:“您好!我是集报协会的会员某地人,听说贵报今日创刊,一来祝贺;二是想买几百份创刊号。希望能得到贵报帮助和支持!”
       年轻的女工作人员看了这位不速之客一眼,有点疑惑。为买创刊号跑这么远有点不解。
       “这,我要请示一下我们发行部的钱主任。”年轻女工作人员说。
话毕转身朝里间办公室走去。少倾从里面走出一位瘦精个、头发鲜亮五十出头的先生。
       “这位是我们发行部的钱主任”年轻女工作人员介绍说。
       赵老板一边递上特意准备好的名牌香烟,一边将刚才对年轻女工作人员说的那番话又重复了一遍,钱主任一手接过香烟,点了一下头,大概也知道了来意。俯在年轻女工作人员的耳边说了一句连赵老板没听清的话。一并折回到里边的主任办公室去了。
       等了一会,年轻女工作人员从里边出来,手上拿着一叠刚出版带着油墨香的报纸,见此赵老板心花怒放,迸提多高兴。
       “我们钱主任说,创刊号不多了,只能卖你二十份外埠的创刊号。”年轻女工作人员说。
       听了此言,赵老板这下可傻了眼。心想没有搞错,刚创刊的报纸就出两种版本。转眼一想,现在可不是理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反正来了一趟,能收集到两种版的创刊号也不枉此行。关键是能买到多少份?横下一条心,使出浑身解数,死磨难缠,终于打动 “芳心”。买回了五十多份两种版的创刊号。
        赵老板头也不回地又往回赶。
        坐在返程的车上,赵老板翻阅两种版的创刊号,高兴不起来。同报同价本埠版的有三十二版,外埠版的只有二十四版。看着看着突然记起要请总编签字一事还没有去办,为了多买几份创刊号,费尽口舌,结果把早已计划好的事也忘掉了。想到此顿觉口干舌燥,才知今个压根儿没喝过一口水,吃过一口饭。心里很是郁闷。
        赵老板郁闷的不仅仅是请总编签名的事没成,而是新创刊的报纸就同报同价不同版数,报社对同样的订户如此厚此薄彼之事而心抱不平。
        晚上十点多钟方才到家,为不打扰家人休息,赵老板瘫坐在沙发上,全身像白天那辆泄了气车胎,一扫当初求报的那种兴奋和激情......
        话到这时钱主任一行刚进店正好与孙灵西照面,孙灵西好生一番热情招呼,待客人落坐后即点好了饭菜。不一会儿,孙灵西端上香喷喷饭菜一一分发给客人。因是非常时期,人手一份,大家也已自然习惯。看钱主任眉头紧锁,好像显得不自然。为什么?钱主任不是讲卫生不自然 ,而是钱主任的那份饭菜明显比其他客人少了许多。
       钱主任脸上顿时露出不悦之色,一边指着面前的那份饭菜,一边责问孙灵西:“点得一样的饭菜,你这是怎么搞的?!”孙灵西微笑地说:“敞店的份饭也有内外之分。您的这一份叫外埠餐。”
        钱主任一听孙灵西此说,似若有所悟。之前有关报纸的发行分内外版已受到多位读者的抱怨和质疑。也不好在说什么,埋头吃自已那份饭菜去了。
        出此状况,钱主任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在外地请酒碰到的这等“意外” 。想必当时钱主任心里也不是什么好滋味吧?!        
        赵老板在经理室的视频监控录像上看到钱主任一幅尴尬的样子,也不免觉得好笑。看到他们用餐快要结束,又叫来孙西灵带上特备的礼物。孙灵西知道这是赵老板习惯,凡有稀客和朋友,总爱送上一幅书法和当地的土特产,这书法就是赵老板临的孙中山老先生的那幅足以难乱真的“天下为公”条幅。径直来到钱主任一行面前,寒喧之后,孙灵西将礼物一一分发给钱主任一行。总算尽了地主之宜,毕竟与钱主任有一面之缘,同他而来的也是赵老板的朋友。
        有人不禁要问,只听说报纸有本埠版和外埠版之分,还有吃份饭有内外有别的。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也太小了,正应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那句古话。
        还有人要问:文中人物只出来了赵钱孙仨,还缺一个李“理”呢。

      
 

   本文内容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文中人和事,请勿对号入座。 
 

2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