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上海报刊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民 国 时 期 的 上 海 报 刊  

形形色色的报刊 
  19世纪以前,中国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唯一合法的所谓报纸是渊源久远、历代相承的邸报,或曰京报,主要刊登皇帝诏书、皇室动态、官员任免升黜等事项,阅读对象主要限于统治阶级中上层。所以,邸报称不上大众传播媒介。鸦片战争以前,传教士马礼逊等在澳门、广州等地编辑、出版中外文报刊,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开始在中国出现。五口通商以后,上海开始有报纸,随后迅速发展,品种和发行量均居全国之首。
晚清上海报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发轫期(1850-1872)。1850年《北华捷报》发刊,标志着上海报纸的开端。1857年,《六合丛谈》创刊,标志着上海中文期刊的开始。1861年,《上海新报》问世,标志着中文报纸的开始。1872年《申报》问世以前的二十多年中,西文、中文报纸、期刊出过多种,但因其读者范围主要限于寓沪外侨和少数文化人当中,与一般市民关系不是很大,所以,我们称这一时期为上海报刊发轫期。
(二)成型期(1872-1895)。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标志着上海报纸历史新阶段的开始。《申报》紧贴上海社会,在市民中影响广泛。晚其二十年问世的《新闻报》,风格亦类似。两报奠定了上海报纸的基本模式。上海人习称报纸为“申报纸”,正说明了《申报》在上海报纸历史上的象征意义。1874年《万国公报》的出版,奠定了此后综合性期刊的基本模式。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刊,奠定了以后近三十年中上海画报的基本模式。
(三)发展期(1896-1911)。《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空前的民族危机刺激了救亡运动的高涨,维新人士开始自办报刊,上海为其主要阵地。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是上海此类报纸之滥觞,也是全国维新报刊的蓝本。此后,上海国人自办的报纸、期刊风起云涌,蔚为大观。
晚清上海的报刊有三大特点。第一,历史悠久。第一份英文报纸,始于1850年;第一份中文报纸,始于1861年;第一份中文杂志,始于1857年。这在全国名列前茅。第二,品种繁多。语种方面,除了中文,英、日、法、德、葡、俄等多种外文均有。中文报刊有460种,外文报刊有54种,在全国均排名榜首。品种方面,有综合性的,有专业性的;有政府办的,有私人办的;有世俗的,有宗教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文化派别,在上海几乎都有刊物。就专业性而言,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等各门各类,几乎都有专门刊物或报纸。第三,全国意识。上海有些报刊是纯地方性的,更多的是全国性的。《万国公报》、《时务报》、《外交报》、《东方杂志》等,从报名到内容,视野都在全国乃至世界,并不限于上海。这是上海作为中国文化中心、政治重镇的反映。
外文报刊首开风气
晚清上海报刊,以文种而论,主要可分外文与中文两类。当然,在外文中,有西文与日文之别。西文中,有英、法、德等文之别。
上海西文报刊就全国范围而言,数量最多,品种最繁,据统计,1911年以前,在中国境内共出版过136种外文报刊,其中54种由上海出版,占39.7%。54种中,英文34种,法文10种,德文3种,日文7种[1]。在全国影响最大的英、法、德文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如《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中法新汇报》、《德文新报》等。
上海出版最早的报纸是《北华捷报》,1850年8月3日由英人奚安门(Henry Shearman)创办,周刊。1864年7月1日,由于需要刊载的信息日多,报馆另出日报《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北华捷报》乃成为《字林西报》的每周增刊。报馆初设汉口路,1901年迁外滩17号。奚安门原是英国一个拍卖商,来上海后,认为在这里办报可以有所作为,于是购买机器,创办了这份报纸。他在创刊号上发表《致读者书》,揭明宗旨:上海开埠已有六年,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已成亚洲第四大港,在上海创办一个报刊的时机已经来临,这有利于上海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大英帝国乃至整个世界对上海的重视。奚安门并非报人出身,自撰稿件也不多,但他善于组稿,使上海外侨中的社会名流、传教士、学者都乐为撰稿人。他于1856年3月22日在上海逝世后,报纸编务由史密司(J.Mackrill Smith)、康普东(Charles Spencer Compton)、马诗门(Samuel Mossman)等相继负责。
《北华捷报》与《字林西报》,均以报道上海外侨所关心的消息为主,包括国际新闻、中国新闻、内地通信、上海地区新闻、外侨生活、租界要事等,常对中外关系、中国政局及国内重大事件发表意见,对太平天国起义、小刀会起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起义军攻占江南制造局等事件报道尤多。其本埠新闻专门报道上海发生的重大社会新闻。它信息来源广泛,除了采用西方通讯社消息外,还聘请著名外籍人士,内地教会人士为通讯员、访事员。曾出版十几种增刊、纪念刊、特刊和附刊,其中《字林行名薄》、《北华捷报·商情报告》(1867年)对研究晚清上海社会、经济很有价值。《字林西报》直至1951年停刊,历时一个世纪,是上海也是整个中国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北华捷报》创办的那一年,上海只有220个外国人,英租界规模还不算大。此后几年,因太平天国和小刀会起义,租界人口大增,英租界房地产及各种生意空前繁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此地淘金,到1865年,上海已有2757名外国人。供外侨阅读的西文报纸也有了四份,全是英国人办的。其中,《上海每日时报》,1861年9月15日创刊,天孙洋行出版,英人威脱(Wynter)主办,办事处设在界路(今河南路),史密斯(J.M.Smith)任主笔,内容有贸易、商业和市场消息,为商业性报纸。1862年馆主因债务问题离开上海,报纸于4月停刊。《祺祥英字新报》,1862年由怡和洋行创办,日报,曾在香港办报的英人琼司(Treasure Jones)任主笔,在六十年代的上海外侨中很有影响,1869年12月因经费拮据而停刊。《中国之友》,先前在香港、广州出版,1863年1月迁到上海,笪润特(William Tarrant)主编,五年后报纸所有权转让给琼司。
从1865年到1900年,上海外侨从二千多人增加到七千多人,外文报纸有了很大的发展。
其一,数量骤增。晚清上海外文报纸大多数是这一时期创办的(参见附表)。
其二,品种丰富。除了普通日报、周报,还有晚报、专业报刊、机关报。比较重要的晚报有:《晚差报》,1867年10月1日发刊,英人琼司主办,这是上海第一家晚报。《上海差报》,1868年10月1日创刊,初由罗扎瑞奥(D.Rozari)负责,次年由郎格(Hugh Lang)主编。《晚报》,1873年6月2日创刊,柯泰洋行发行,巴尔福(Frederic Henry Balfour) 主编。《文汇报》,1879年4月17日创刊,英人开乐凯(J. D.Clark)、李闱登(Charles Rivington)创办,日后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西文晚报。此报在1900年改组为有限公司,开乐凯自任公司总董兼主笔。民国以后股份渐为日本人所控制。1930年6月停刊。《捷报》,1894年7月2日创刊,欧希(Henry D. O'Shea)为发行人兼主笔。专业报刊有《远东释疑》,这是一本学术刊物,1867年创刊,伟烈亚力主编,季刊,1872年易名《中国评论》,改为双月刊,1923年又改名《中国科学美术杂志》,每月一册,内容起初泛论中国历史、宗教、语言等,兼评中国和远东问题的书籍,后转向科学、艺术。伟烈亚力是早期来华传教士中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著名人物,他在1858年就创办了《皇家亚细亚文会北中国分会报》,每年一册,专门刊载西人研究中国的文章。这一时期,上海海关、工部局、公董局都发行了自己的机关年报或月报。
其三,语种增多。除了英文,增加了法文、德文、葡文、日文等报纸。其中,法文报纸有《法国七日报》(1870)、《进步》(1871)、《上海差报》(1873)、《上海回声报》(1886)、《中国差报》(1896)等。《法国七日报》为周报,1870年12月5日创办,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法文报纸,由罗扎瑞奥发行,比埃(H. A. Beer)主笔,受上海法租界支持,得法国商人与天主教会资助。《中国差报》,周刊,1896年6月创刊,由瑞士人喀斯推剌创办,聘请法国人雷墨尔(J.Emile Lemière)为主笔。同年9月转让给雷墨尔,改名《中国通信》,1897年4月7日改日刊, 由雷墨尔与克宁汉编辑。后来所有权为法国天主教会购得,于1897年7月1日改为《中法新汇报》。《中法新汇报》是法国人在上海及远东的主要报纸,日报,由寓沪法侨蒂洛特等创办,行政管理由法国驻沪领事馆负责,由东方新闻社法国印刷所发行,先后由雷墨尔、孟烈士特(Alphonse Monestier)、弗雷德特(M. J. Fredet)、范德莱特(A. Vandelet)任主笔。初为4开,日出4版,后改为6版,1905年起增为8版。初期主要内容有商业广告、邮政消息、气象报告等,后增加新闻比重,1900年以后设文艺栏目,介绍法国和中国文化。1901年起增出周刊,刊登与中国市场有关的进出口商业消息与广告。1927年7月30日停刊。德文报纸有《德文新报》,1887年创刊,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德文报纸,周刊,内维拉任主编,后由芬克(Carl Fink)主持。起初内容侧重于商业消息,读者对象为上海及远东的德国侨民。1907年增出《上海通讯》与《商业通讯》两种德文附刊。1917年中国对德国宣战后停刊。葡萄牙文报纸《前进报》创办于1888年,系葡萄牙驻沪机构的官方报纸,存世一年左右。据说在1867年葡萄牙已在上海发行过一种《北方报》(O Aqzilao),亦存世时间不长[2]。日文报刊有《上海新报》,日本人在上海出版最早的日文报纸,1890年6月5日创办,周刊,松野平三郎主编,修文书馆印刷发行,内容为一般新闻及评论。据说,此报出至1891年5月,由于报社与日清贸易研究所发生矛盾,研究所学生将修文书馆印刷所机器捣毁,报纸被迫停刊。《上海时报》,1892年创办,日本青年会主办,出版不到一年即停刊,内容不详。《上海周报》,1894年1月创刊,周报,由日本侨民资助,馆址设在乍浦路,内容注重中日贸易事项。甲午战争爆发后停刊。《上海时事》,1896年3月27日创办,报馆设在乍浦路189号。
1900年以后至1911年,上海又陆续有一些外文报纸出版,影响比较大的,英文报纸有:《泰晤时报申报》,日报,1901年在上海创刊,报馆设爱多亚路38号,创办人为美国人包尔(Frank B.Ball),初为上海美侨言论机关,此报历时较久,至1949年5月才停刊。《上海社会》,1906年创刊,月刊,肖洛克女士(Mrs.Mina Shorrock)主编,停刊时间不详,所刊上海社会新闻、图片甚多。《大陆报》,1911年8月24日试刊,28日正式出版,日报。由美国人密勒(T.F.F.Millard)、克劳、费莱煦、华人伍廷芳、钟文耀等联合组成中国国家报业公司共同筹办,中美人士兼有股本,费莱煦任经理,首席主笔密勒。该报代表在沪美侨利益。其消息繁简得当,文笔清约,在英文读者中颇受欢迎,销路一度超过《字林西报》。民国年间,此报多次易主,1949年后被人民政府接收。日文报纸有《上海日报》,1903年3月26日创办,初名《上海新报》,由永岛高连创办,周刊。1904年3月16日改为日刊,同时更名《上海日报》,由井手三郎负责,报馆设在靶子路3-4号,同年7月与《同文沪报》社合并。这是日本人在上海很有影响的一份报纸。以后几经转手,1939年并入《大陆新报》。
外文报刊的读者主要是外侨,对华人社会一般不发生直接影响,但间接影响还是不小的。西文报刊所载的新闻,包括国际新闻、中国国内新闻、上海地区新闻、时事评论等,常为一些中文报刊摘译、引述。《西国近事汇编》、《申报》等中文报刊,便经常译录《字林西报》、《文汇报》等报刊的新闻、评论。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上海人的信息来源,扩大了上海人的视野。西文报刊的另一个功能是推进了寓沪西人对上海的了解和适应。地方新闻是西文报刊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上海地方新闻的报道,对上海风情的介绍,极大地方便了那些来沪不久、不谙中文、不懂沪语的外侨。《北华捷报》曾辟一栏,专教外侨如何听懂上海话。全课程凡288个句子,内容颇有趣。其形式是左边列英文,右边列沪语,沪语下面再注读音。现略去注音,举例如下:
1. What is this? 第个啥事物?
2. What is this called? 第个叫啥名头?
3. What are you doing? 侬勒拉做啥?
4. Is this a good path? 第条路好跑否?
5. It is not very far. 勿远杀勿多几好路。
6. You don't speak distinctly. 侬话来勿清爽。
这些上海话,不用说外国人,就是一般不懂上海话的中国人看了也颇费猜详,与英文对照,再加注音,就易懂多了。
 清末空前繁荣
从1896年到1911年的十几年中,是晚清上海报刊竞放光彩的时期。首先,政论性报刊急剧增多,维新派、革命派报刊蜂起,各领风骚三五年。其次,科技报刊、妇女报刊、文摘报刊、翻译报刊(《译书公会报》)、儿童报刊(《蒙学报》、《童子世界》)、白话报刊、画报、经济报刊(《工商学报》、《江南商务报》、《金融日报》)、外交报刊(《外交报》),争奇斗艳。还有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见长的《国粹学报》,以介绍图书为主的《图书月报》,真是应有尽有,目不暇给。
科技报刊中,关于科学普及的报刊有《新学报》(1897)、《格致新报》(1898)、《亚泉杂志》(1900)、《普通学报》(1901)、《科学世界》(1903)、《科学讲义》(1907)、《科学一斑》(1907)与《科学杂志》(1908),专门学科的报刊有《中外算报》(1902)、《理学杂志》(1906)、《理工》(1907)、《中西医学报》(1910),其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是《农学报》。《农学报》是农学会的机关报,1897年5月创刊,罗振玉、朱祖荣等人主持,是中国最早的农学刊物,初为半月刊,第二年改为旬刊,1906年1月停刊,共出315期。《农学报》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认为要救国就要发展工商,要发展工商就要发展农业。基于这一认识,杂志译载了大量的东西方农学著作,诸如日本稻垣乙丙的《农学入门》,英国康发达的《蚕务条陈》,法国蓝涉尔芒的《农具图说》,荷兰佛里寺省牧牛公司的《荷兰牧牛篇》。杂志发表了中国学者文章,包括朱祖荣的《蚕桑问答》,张寿语的《农学论》,汪曰桢的《湖蚕述》,还发表了不少地区的物产表、农牧副业发展近况。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农学报》既大量、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及日本的农业科学技术,又提供了国内各地的农业信息,这在当时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受到各界的欢迎。在短短的两三年中,两江总督、湖广总督、浙江巡抚、安徽巡抚、杭州知府、江宁知府、顺天府尹、保定知县、清苑知县等,先后札饬所属地区定阅《农学报》,并分给各书院。一时间,研究农学蔚成风气。戊戌变法失败后,《时务报》等政治色彩强烈的报刊纷纷被取缔,《农学报》以其重在科学、少涉政治而未遭不测。
妇女报刊相当集中,是这一时期上海报刊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是从城市推向农村的。城市当中,沿海城市又比内地城市酝酿更早,发展更快,规模更大。上海在近代妇女解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在十九世纪就已经揭开帷幕了。1843年以后,西人东来,西女东来,把西方至少是表面看上去男女比较平等的风气带到了上海。186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商业、工业的发展,从农村、外地来上海工作的女工日益增加。要求男女平等的空气日益浓厚。1870年代,上海社会热烈地讨论过妇女可不可以参加社交的问题,《申报》为此发表过多篇针锋相对的文章,讨论的结果,答案是肯定的。与此同时,寓沪西女不断地对中国社会尊男卑女提出批评,缠足、劳动、改嫁、贞操等问题,相继被提出。1891年,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西女塾成立,1898年上海士绅自办的女学成立,二十世纪初,务本女塾、中西女塾、城东女学相继设立,不缠足运动,女子教育要求,女子参政呼声,一波连一波。在这种氛围中,上海女子报刊的兴盛是必然的。据估计,晚清中国的女报,至少一半以上出在上海。全国最早的女报《女学报》,影响最大的女报《女子世界》、秋瑾主编的《中国女报》、陈伯平主编的《神州女报》、沈敦和主编的《天足会报》、上海城东女学校刊《女学生杂志》,都是在上海出版的。其中,《女学报》,同名报纸有两份,一份是1898年7月24日创刊。中国第一份以妇女为对象的报纸。旬刊,由上海桂墅里女学会书塾的薛绍徽、康同薇、裘梅侣等人创办主编。实为经元善主办的中国女学堂的校刊。大概在1899年停刊。另一份是1902年创刊,月刊,陈范之女陈撷芬主编,文明书局代印,苏报馆发行,作者有杜清池、王荷卿、蒋性逐、陈超等,大概1903年4月停刊。此一《女学报》在壬癸之际风雷激荡的上海,鼓吹妇女解放,呼吁民主,不遗余力,不啻为女界《苏报》。《女子世界》,1904年1月创刊,月刊,1907年停刊。女子世界社编辑,大同印书局发行,丁初我、曾朴、陈以益等人主编,诸人均为清末宣传妇女解放的知名人士。此报被誉为“宣传最持久、言论最勇猛、反映最强烈的一家革命妇女报纸”。
这些妇女刊物创刊时间有先后之差,存世时间有长短之别,影响有大有小,编者背景也不一样,多为女子所办,也有男子编的,但栏目设计大同小异,多有论说、科学、家政、女红、手工、传记、译丛、小说等,其思想主张也有很大的共同性,都鼓吹尊重女权,反对尊男卑女,提倡女学,开通女智,鼓励妇女自身解放,主张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反对缠足,尤以揭露缠足之苦、宣传天足之益的文字为多。
大型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的创办,是这一时期上海报刊史上的大事。《东方杂志》创办于1904年3月11日,月刊,每年编成一卷,1948年12月终刊,持续出版4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历时最久的大型刊物,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址设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523弄5号。创办时主编李圣五,后来主编有徐珂、杜亚泉、陶惺存、钱智修、胡愈之等。《东方杂志》原定性质是“杂志的杂志”,属于文摘性质。1911年3月第8卷起不立栏目,杂志性质亦有所改变,以自撰和征集的论文与译文为主,不再刊载谕旨、奏摺之类的东西,文章以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为主,兼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在商务、实业、交通等栏后面,刊有各省和各国的商业、矿业、工艺、航路、邮政、铁路等各种汇志,记述国内外经商、设厂、开矿、铁路等方面的消息和动态。丛谈栏着重介绍欧美最新发明和科技知识。小说栏经常译载美、日等国的侦探、社会传奇小说,曾连载《天方夜谈》,饮誉一时。从创刊号起,杂俎栏就连续辑载中国事纪、日本事纪和欧美事纪,后来改为中国大事记和世界大事记,所记大事不漏,言简意明,是查阅中外历史事件的很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上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文摘性刊物,如《集成报》两种和《选报》,这是一种报中报,是报刊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的产物,以内容分类集中、信息量大、购阅方便等特点而受到读者欢迎。1897年创办的《集成报》所录报刊便有《万国公报》、《博闻报》、《直报》、《循环日报》、《福报》、《字林西报》、《中法新汇报》等三十余种。
  政论报刊风行一时
上海在外贸方面的重要地位,五十年代即为全国认可。上海在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六七十年代已为全国认可。上海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地位,要到九十年代才被全国发现。其标志性事件,是戊戌维新时期上海在政治宣传方面的独特地位。《时务报》及其他维新报刊宣传的成功,塑造了上海作为全国政治宣传中心的形象。这一形象,在二十世纪初的拒俄运动、苏报案等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了好几份报刊,《强学报》,《时务报》,《昌言报》,《蒙学报》,《演义白话报》,《译书公会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务报》。
甲午战败以后,康有为等维新派鉴于《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于1895年5月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1896年1月在上海成立强学会,并于同年1月12日发刊《强学报》。这是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报纸,由康有为在沪弟子徐勤和何树龄主编,宗旨是“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主要栏目有纪谕旨、奏摺,纪京师掌故、时事,纪直省民隐、吏政、水旱、盗贼,考地理、边务,译外国报,论说。该报1月17日出第2期,1月20日出第3期,仅出3期,便因强学会被禁止而停刊。从创办到停办,不满10天。
上海强学会停办以后,在沪维新人士黄遵宪、汪康年和梁启超等人,利用强学会余款,创办了《时务报》。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创刊,旬刊,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册。汪康年经理馆务,梁启超主笔,参加笔政的还有麦孟华、章太炎、徐勤等。
《时务报》有论说、谕旨恭录、奏摺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宗旨是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重要文章有梁启超的《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放弊》、《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汪康年的《中国自强策》、《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麦孟华的《论中国变法必自官制始》,徐勤的《中国除害议》,严复的《辟韩》等。这些文章,反对泥古守旧,呼吁变法维新;批判蒙昧主义,主张变科举,开学校;抨击专制主义,要求兴民权,开议院。文章观点鲜明,文笔清新流畅,富有激情,在当时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报纸销路也越来越广。《时务报》初创时,销售4000份左右,一年后猛增到12000份,创当时报刊发行量最高纪录(参见本书晚清政治卷)。
庚子事变、《辛丑条约》之后,清廷威信全失,革命风潮涌起。宣传革命的基地有二,一在日本东京,一在上海。上海是革命派报纸、刊物最为集中的地方,《苏报》,《童子世界》,《国民日日报》,《俄事警闻》、《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国粹学报》,都是比较著名者。
《苏报》于1896年创办,原是一般市民小报,没有太大影响。1898年陈范出资接收,1902年以后影响日大,声震全国。1903年7月7日因苏报案事件而被封(关于苏报与苏报案,详见本书晚清政治卷)。
《国民日日报》创办于1903年8月7日,江西谢小石出资,英籍华人卢和生担任发行人名义,在英国驻沪领事馆注册,馆址在新闸路新马路梅福里,实际主持人是原《苏报》主笔章士钊,撰稿人有张继、陈去病、苏曼殊、陈独秀、柳亚子、高旭、刘师培等,都是寓沪激进青年。栏目有社说、讲坛、外论、中国警闻、政海、学风、实业、世界要事、地方新闻、新书评荐、南鸿北雁、文苑、小说等。该报续《苏报》之未竟事业,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曾以大量篇幅报道“沈荩案”的真相,刊载章太炎、邹容等人的回忆文章,对黄炎培等在浦东办演说会、反对迷信、宣传革命等报道颇详,世称“《苏报》第二”。出了117期以后,因报社编辑、经理两部门之间的矛盾,大起争执,资助人兴趣顿减,同年12月以经费支绌而停刊。
《俄事警闻》,1903年12月15日创刊,日报,中国教育会的陈竞泉出资,承担印刷及租房费用,蔡元培、王小徐、汪允宗、蒋维乔等参加报务,刘师培、林獬、柳亚子等撰稿。报馆设在上海新马路华安里703号,后迁新马路昌寿里52号。此报之起,源于沙俄侵略东北,久不撤兵,致使中国边警日益严重。此报以大量文章揭露沙俄侵华的历史与现状,批评清廷辱国丧权的外交政策,唤起民众救亡意识,曾以《告×××》为题,发表告政府、告外务部、告领兵大员、告留学生、告儿童、告女子等七十多篇文章,呼吁全国不同性别、阶层、年龄、民族、籍贯和不同阶级、阶层、职业、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的人们,振奋起来,共抗沙俄。文体、语言因人而异,娓娓道来,动人心魄。1904年1月12日,上海对俄同志会正式决定《俄事警闻》为机关报。2月25日,鉴于日俄战争已经爆发,《俄事警闻》停刊,改出《警钟日报》。
《警钟日报》,1904年2月26日创刊,蔡元培任主笔,撰稿人仍为《俄事警闻》的那批人,多为中国教育会的成员,报馆亦为《俄事警闻》原馆,4月16日迁至东棋盘街会文堂政记39号,5月15日再迁至福州路惠福里内54号。1904年8月蔡辞主笔职,由汪允宗、金少甫相继担任。栏目有社说、时评、图说、国内要闻、专件、外论、征文、选录、世界纪闻、地方新闻、丛谈、来稿等。该报继承《俄事警闻》的反帝爱国、反对专制等传统,对日俄战争的消息报道尤多,同时将拒俄扩展为反对一切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对英国企图侵略西藏、法国出兵龙州、美国排斥华工,均予以揭露,呼吁国人起而抗争。1905年3月27日,因指责清廷外交失败,揭露德国侵占山东的罪行,报馆被封闭。发行人戴善鹤被判处监禁一年半,校对胡少卿监禁半年。
从《苏报》到《警钟日报》,可以看成是一个系列,以蔡元培一人可以从头贯到尾,其活跃时间,从1902年至1905年,其活跃分子,很多人成了光复会的成员。下面,从《神州日报》,经《民呼》、《民吁》到《民立报》,可以看成是另外一个系列,以于右任一人从头贯到尾。
《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创刊,到1946年停刊,在不同时期政治色彩很不一样。创办人有于右任、邵力子、汪允宗等,多为中国公学的师生。该报努力宣传反清革命,反对列强瓜分中国,详细报告各地反清武装起义,对上海本地的社会、商业新闻,亦多有报道,如轰动上海的“印捕强奸华女事”,“辛亥革命军攻占上海”。前期副刊《神皋杂组》、《文艺俱乐部》等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小说,随笔诗词,如李涵秋的长篇社会小说《广陵潮》,张春帆的醒世小说《九尾龟》,冯叔鸾的《上海秘密史》。
《民呼日报》,1909年5月15日创刊,社址在山东路望平街160号。取名“民呼”,意思是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于右任为社长,陈飞卿为主笔,参与笔政的有范鸿仙、王无生、戴天仇等。内容分纪事、言论和丛录三个部分。该报对清政府的攻击,不像《苏报》那样直截了当,而是采取比较策略的办法。它以大量篇幅揭露清朝各级官吏的贪污、暴虐等腐败行径,报道中国各地灾害频仍、民不聊生的惨状,从而鼓动人民反对清朝的情绪。出版不久,销量便居各报之首,也引起清政府的忌恨。1909年8月2日,上海道蔡乃煌寻找借口,疏通租界当局,拘捕了于右任和陈飞卿,报纸被迫于8月14日停刊。不久,于右任被判逐出租界,陈飞卿具结开释。
《民吁日报》,1909年10月3日创刊,馆址在福州路望平街黄字160号。范鸿仙任社长,朱少屏为发行人,暗中仍为于右任主持。成员除《民呼日报》原班人马,还增加主笔景耀月等,诸人多为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报纸版式、风格一如《民呼日报》,连机器及以往《民呼日报》的账务亦由它继承。它标榜的宗旨是:振发国民精神,痛陈民生疾苦,保存国粹,讲求实学,宣传重点仍在攻击清朝政府,揭露帝国主义,宣传民主与爱国。该报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揭露尤多,引起日本政府的痛恨。日本驻沪总领事要求上海道蔡乃煌查办。蔡寻找借口,疏通租界当局,注销该报登记。11月19日,租界当局查封该报,拘讯范鸿仙等人,最后判永远停刊,机器不得再作印刷报纸之用。
《民立报》创刊于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主办,馆址在福州路望平街160号,撰稿人有宋教仁、吕志伊、范鸿仙、徐血儿、叶楚伧、邵力子等,宋教仁、马君武、章士钊先后任主笔。经费由赞成革命的资本家沈缦云资助。在辛亥革命前后,它是全国影响最大的宣传革命的报纸。武昌起义起义以后,因为持续报道全国响应起义的消息,销量大增,日销二万多份。1913年“二次革命”发生后,因宣传反袁,报纸发行不得出租界,销数只千份左右,9月4日,因经费支绌而停刊。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与《民立报》一脉相承,前后相续,报名都以“民”字打头,所以被人们称为“竖三民”,与“横三民”相对。横三民指《民权报》、《国民新闻》和《中华民报》,三报同创于民国初年,齐头并进,故有此称(关于“竖三民”与《神州日报》,参见本书晚清政治卷第×章)。
在上述激进的革命报刊盛行的同时,一些较为温和的政论报刊也颇有影响,如《时报》(1904),《宪政杂志》(1906)、《预备立宪官话报》(1906)、《时事报》(1907)、《政论》(1907),这些报刊是改良派(包括立宪派、保皇派)的重要论坛。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报纸刊物早已如林如海,品类繁多,触目皆是,其传递信息快捷不如广播,生动不如电视,人们对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熟视无睹了。但是,晚清是报刊从无到有的转变时代,报刊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在近代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空前的。
首先,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来源和知识来源。口耳相传,师徒授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近代以前人们获取信息、扩大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那时的书是木刻书、手抄书,路是土路、山路、水路,行的方式是步行、马行、船行,目之所击,耳之所闻,足之所至,以寻常人论之,每日所获信息范围,方圆百里足矣。所以,古代以“百里”为县的代称,称一地有知识的人为“百里之才”。报刊问世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的选举,欧洲的战争,日本的地震,非洲的饥荒,地球那边的事,万里以外的事,朝发而夕闻。这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鸦片战争在广东打响时,上海没有什么反应,并不是那时的上海人不爱国,而是不知道。沙俄侵占东三省,赖在那里不撤兵,上海今天一个集会,明天一个通电,而内地很多地方并没有什么反应,并不是这时的上海人特别激烈,内地人特别温和,而是因为上海人知道,内地人不知道。《苏报》、《外交报》、《俄事警闻》天天都登的这些事,上海人能不激动吗!“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近代以前只能是夸张,在近代以后才有可能变成现实。繁多的报刊,灵捷的信息,像一根根纽带,把上海与外地、上海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上海人自然变得聪明起来。
其次,它有力地改变着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上海人的读报率有多少,我们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是从报纸发售的情况,还是能看出上海人的报纸观:
沪上自风行报纸后,以各报出版皆在侵晨,故破晓后,卖报者麇集于报馆之门,恐后争先,拥挤特甚。甚有门尚未启而卖报人已在外守候者,足征各报销畅之广。
报登各业各行情,每日纷纷利自盈。中外电通消息广,纵谈时务愈精明 。
远自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天气预报,近至物价涨落、市政管理、赛马、看戏,人们都离不开报纸。看报纸成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转贴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