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痴心在集报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一 片 痴 心 在 集 报   

                                                                                         ——小记青年工人王宴   

今年才29岁的王宴,貌不惊人,却已有了10多年的集报经历。如今,他在全国集报业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中国报刊协会集报分会筹备成立时,他是筹委会成员。   

兴趣所在  

 我们在开发区富民新村王宴的家里看到,本来是书房的一间屋子,成了王宴的“工作室”。沿墙排放的两个旧书柜,一打开里面全是经过整理编排的报纸;柜外的凳子上,还有一摞一摞的报纸……王宴告诉我们,他现在收集的报纸有一万多份,八千多种。   “小的时候,我喜欢看报纸,看完之后又不舍得扔。于是就按时间、报刊种类放着,后来就对集报有了兴趣。”再后来,他联络上一些集报爱好者,互通有无,藏品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1994年,他加入南通市集报协会,正式成为“专业”集报人士。   

镇宅之宝   

问起王宴他最珍爱的是哪件藏品,就像父母对孩子个个疼爱一样,他说:“都是宝贝。”   现在,王宴拥有解放前出版的报纸25种。《人民日报》有太行版,有晋冀鲁豫版;《新华日报》有太行版、汉口版、华中版;有1936年的《申报》;还有一份民国二年(1913年)6月18日的《时报》———至今已有90多年。王宴戏称其为“镇宅之宝”。   王宴集报的重点现在有两个,一个是早期特别是“文革”及解放前的报纸;另一个是专题集报,甚至是号外,比如澳门回归、国庆五十周年、新千年、申奥成功、“神五”飞天等等。但王宴坦言,这些专题要收齐,难度很大,因为现在的报纸太多。   

欲罢不能   

王宴现在是东丽公司的一名临时工,月收入七八百元,但他去年花在集报上就有3000元左右。王宴除了与各地的集报爱好者交流、交换报纸外,自己还订阅了18种报纸;每年参加全国性集报活动一两次;每月固定的通信对象有100多人,最多的一天收到38封信。在他的资料桌上,我们看到几封外地的来信还没有来得及拆开。资金的重压使许多集报爱好者不得不选择了放弃。为了节省费用,王宴尽量减少开支。他寄出的信封,有不少是买的2分钱一只的“便宜货”,甚至自己将旧信封翻过来重糊了再用。在电视机柜上,有一张他妻子和孩子的合影。“我老婆起先是反对的,但我告诉她,我喜欢集报我不能放弃。”王宴低下了头,“孩子还小,为了孩子,我原来是想放弃的,但……毕竟有了十几年的感情。”“我集报不是为了名利。通过集报,能了解许多人文、历史知识,有研究价值……”   王宴说:“如果自己到了真坚持不下去的那一天,我会将藏品捐献出去。最好是有能力、有志趣的单位或个人,能将这些集报办成一个展览馆。”   

集报忧喜  

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它每天都在给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任何一部百科全书都不能与之比肩。有人统计过,人类除了学校教育外,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知识是从报纸上得到的。然而,报纸也有一个先天的致命伤,就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会再版。于是报纸的收藏功能应运而生,报纸的收藏价值与日俱增。现在,中国藏报逾万种的“集报家”已有不少,集有数千种的藏报者则更多。集报劳心费神,且不会像其他收藏一样,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真是苦乐自知。一方面,兴之所至,藏报者乐此不疲,埋头于各类报纸之间,搜集整理、研究揣摩、冥思苦想;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集报爱好者还处于单兵作战阶段,集报的市场价值尚有待认识和开发,是一项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行业”。很多像王宴这样的“集报迷”,还是因为个人爱好而着迷,这对修身养性有好处,但一旦上了规模、延宕时日,则不是普通工薪阶层所能承受的。现在,一些粗具规模的集报爱好者就面临着爱之不能、弃之不忍的尴尬。                                                                                                转贴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