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收藏旧报纸在七大收藏中已经成为仅次于集邮的第二大收藏活动。集报者在中国号称有“百万大军”,有不少连图书馆和档案馆都只有复印本的报纸,在集报爱好者的手中,却能找到正版。据说,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送老报纸当生日礼物还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图文并茂更为珍贵
旧报纸素有“散装的百科全书”之称,它敏感地捕捉着历史进程中的细微变化,是对历史真实的还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资料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止于文字表面所传达的讯息,文章的语气情感都透露着那个年代人们的思维方式。
旧报纸的价值,除了跟年代远近及新闻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有关之外,还有一重要的规律:讲究“图文并茂”。带图片的报纸比只有单纯文字的更为珍贵,即使只有一张图片,其成交价也比纯文字报纸至少要高10%,带有漫画的报纸尤其珍贵。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以报纸作为收藏品,切忌一时狂热,因为旧报纸收藏在短期内是绝对不会有任何投资回报的。现实的做法应该是,对于重大事件的报纸,可以增加购买量,阅读后妥善保存,在适当的时候出售。
2角报400元拍卖成交
详细来说,具有收藏价值的报纸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是创刊号。每种报纸一般只有一期创刊号,创刊号一般都有创刊时间、办报宗旨、报头题字者等基本资料,对日后研究该报纸很有价值。以“中国”开头的国家级大报和各省市地级以上报纸的创刊号,现市场价一般为5到10元,也有的已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二是号外。个别报纸为了报道突发性事件,以“号外”形式出版增刊。去年10月,在上海一个拍卖会上,一张5年前《广州日报》和《广州商报》联合出版的中共十五大“号外”,成交价超过了400元,而当年读者在报摊上用0.2元就可以买到。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当天的一份《顺天时报》纪念号外,成交价更超过了7000元。
三是各种纪念刊。逢到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事件,诸如创刊周年、出版发行多少期、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等,报纸会发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刊或特刊号等,这类报纸往往设计精美。
四是特殊报纸。在大量的报纸印刷中,有时也偶尔出现异形、特号的报纸,这类报纸也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如1993年北京出版的《七运会报》终刊号,1993年9月的全国首家载有异形喜报的《现代保健报》。还有像1997年7月1日我国收回香港主权之日,《解放军报》等出版了“金箔报”,《文汇报》等出版了“丝绸报”等,因其特殊的材质,成为收藏人士竞相追逐的藏品。
另外在报纸中一般刊有第几期或总第几期,如果是连续四到五位号码相同的报纸,因其编号特殊,也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实习记者陈婷) 编辑 :陈婷 来源:广州日报
-
« 上一篇:
集报的源动力
-
集报禅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