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报的源动力

发表于 集藏杂禅 分类,标签:

      集报的动力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我们对想搜集的报纸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结,这种“情结”来自动力相驱,属于苦中寻乐的结果。
     进入2008年,当代集报活动从1984年开始,已经经过了24年的洗礼,集报界最初“以报会友”和“调换交流两地报纸”的良好感觉正在逐年削减。集报界已经开始向“以报养报”和“转让出卖多余报纸”的方向转移。当初集报者追求报纸数量的“集报大王”式的狂热早已降温;如今,专心致志搞专题、集报成“家”的欲望与念想正在吸引更多的有心集报人的集报方向。
    集报,尽管雅趣横生,但是,必定属于有苦有乐的过程,喜忧参半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我们走上集报用报的道路后,最初的动力就是看谁集的报多,谁的报纸品种多,谁就是“集报大王”。想想看,本来全国只能出现一个“集报大王”,可是,全国那么些集报者,一个“集报大王”那得冷了多少人的心。所以想当“集报大王”是理所当然的。于是“集报大王”是漫天飞。因为“集报大王”没有限定。所以无论搜集多少报纸都可以当“集报大王”。无非前面冠以“我县”或者“我单位”而已。谁能说人家不是“集报大王”。“集报大王”多了就不新鲜了。不久有人呼吁多集报少称“王”。于是“集报大王”的帽子就不是那么冠冕堂皇的谁爱戴就戴了。“集报大王”冷了,集报者追求报纸种类和数量的热情也就相应凉了。大多数集报者就进入专题集报的研究圈子,开始走“集报家”的道路。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体会地说,其实集报的动力来源于交流带来的快乐、以报会友的快乐。我们每一位集报者,或多或少都有多余的报纸。这些多余的报纸,很可能正是许多集报者渴望已久的藏品。只是我们没有开发出来。我们多余的报纸是我们低成本集报的资本。当然,交流就是平等的互换。我们互相用自己手中多余的报纸换取对方手中多余的藏报,同时达到了双方的共同收获。这就是时髦的“双赢”。
    当我们用多余的报纸交换来自己需要的藏品报的时候,我们消极的多余报因素就会产生快乐的集报增长情绪。在这样一种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我们的藏品报数量在上升、藏品报质量也同时在提高。如果我们的精力允许、如果我们的接受能力可佳,那么我们的集报动力肯定会再足一些、用报的能力会再提高一些。不论是搞报展、还是积点资料,或者是有感而发以及写点东西,总而言之以报会友不会错。集报怎么能脱离了“以人为本”呢?相信这种雅趣横生的集报活动不仅仅有利于我们的心态、有利于我们的心智、也更有利于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思想在以报会友的集报中放射出理想的光芒;在以人为本的集报中行动有着正确的方向。
    集报的动力在哪里。说到底,就在我们对集报活动的持之以恒的态度上。我们集报不在乎形式、也不在乎集报的数量,但是却在乎以人为本的集报态度和以报会友集报的质量。24年来的集报活动,报海汹涌,集报者报海泛舟的技能不一而足,有的人靠集报的动力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他们如鱼得水,持之以恒至今不悔;而有的人则盲目入道,一事无成,只落了个匆匆过客而已。24年集报经历,可以说只有以报会友才能支撑我们集报者人生最美好年华。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还是社交……在集报这个社会大学堂,我们如果不以人为本以报会友,集报就会陷入被动的机械的“买卖集报”的程序。就根本谈不上集报的动力和集报的新鲜感。因为通过集报我们品尝到的东西太多了,可谓得失并存。但是归根结底,增知长识、见多识广无疑是我我们24年来的最大收获。集报的动力来源于我们对集报活动的新鲜感觉和持久力量的始终如一。
       24年来我们可以说是见证了全国各地丰富又多彩的无穷尽报种,翻阅了无穷又无尽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报纸;读了无法统计的千奇百怪的多姿又多彩的文章;做为集报者谁能不说“集报已经渗透了我们的灵魂深处、统治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已经心甘情愿成为如痴如醉地追报族成员,今生不悔”呢。
        24年来,人生苦短。这段宝贵的生命时光,是我们把青春给了报纸,又是报纸还给了我们充实的人生经历。我们的付出是思想,收获的是精神,得到的是充实。
       24年来,我们一直处在痛快并占有地享受着快乐的报发户的精神待遇。这是非集报者所体会不到的一种赏报快感和集报快乐!好人有好报。有好报的日子真好,集报,使我们每天都在有思想、有精神、有情绪、有一种想知道一切的快乐心情主导着生命的进程,不断地充实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快乐时光。所以,我们集报者是名副其实的好人有好报的,因为我们就是快乐的报发户!
   还有什么能超越精神上的享受呢?                           作者  王纪民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