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秋风俗知多少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各地中秋风俗知多少

北京: 泥兔摊
老北京风俗,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也叫八月节,街上有很多“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兔儿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竖着两只大耳朵。

山西:祭月月饼
山西人普遍称中秋节为“八月十五”,祭月的主要物品首推月饼,分为祭月月饼(也称团圆月饼)和普通的食用月饼。祭月月饼讲究四个一斤,包含着“四平八稳,对称和谐”的意愿。山西人特别重视全家团圆,中午在一起吃顿饭(晋北人多吃鲜羊肉饺子),晚上一起拜月、祭月。出门在外的人要在这天黄昏前赶回来,出嫁女儿要在婆家过夜,新媳妇回婆家时要由女婿专程去接,以示隆重。十六日起,娘家开始为出嫁女儿分送团圆月饼。

内蒙古: 小蜡丸
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们忍无可忍,便乘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互通消息,号召反蒙。此风俗演变到后来,内蒙人在制作月饼时,都会选择一块月饼,放入一颗小肉丸,混在月饼堆中,谁能够吃到这块月饼,则成为“福星”。

河北: 祭月香火不能断
在河北省赤城等地,祭月讲究很多。八月十五晚上17点前(酉时初),将方桌放在对着正房正门的院子里,正中摆放月饼一行三个,前放羊头一个,四蹄按前后放在羊头下面,左面三枝毛豆(连根拔下带土的),右面摆放水果,前面就是香炉了,里面点燃三支香后,家人按长在前,幼在后,男在左,女在右的秩序跪下三叩首,然后起身倒退三步。祭月完毕,香火是不能断的,要接续到23点(亥末子初),这期间就是吃饭、尝月饼、月下听老人们讲故事了。                         
《晶报》2009年9月2日 彭蓬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