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报友交流须知
发表于
报刊交流直通车
分类,标签:
03
02月
2007
1
曾家报刊收藏馆欢迎您!尊敬的各位报友:您们好!欢迎您来敝馆做客并就集报刊展开交流!敝馆博客正在建设中,同时欢迎您提供宝贵的意见!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合作的愉快.您在选择报刊前,请仔细阅读以下的报刊交流友好提示.想必会对您的交流有所帮助.预祝各位报友交流愉快!收藏快乐! 报刊交流友好提示 敝馆报刊目前暂只限于转让。除标明品相的外,其它均为九至十品。个别报刊如有出现发黄的属自然正常现象.若个别报刊目或文章资料出现录入或打字失...
“燕尔”的寓意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12
05月
2009
“燕尔”的寓意 一是“燕”字与古代的“宴”相通。“燕尔”也作“宴尔”解,二者同一意思,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新婚燕尔”亦即新婚快乐,语出《诗经》:“宴尔新昏(婚),如兄如弟。”二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燕子和爱情紧紧地联系起来了,自古人们就把比翼而飞、同巢而居的双飞燕喻作真挚爱情的象征,“燕尔”寄寓了这种象征意义。...
奇妙的137.5°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10
05月
2009
奇妙的137.5° 我们若仔细观察常见的车前草,就不难发现,它们的叶片是按螺旋线轨迹向上排列着叶柄基部,相邻两片叶之间的弧度大小非常接近,都为137.5°。其他许多植物的叶子也像车前草一样,两叶间的弧度为137.5°。科学家观察发现,按照137.5°的排列模式,叶子可以占有最多的空间,获取最多的阳光,承受最多的雨水。 我们观察向日葵果实排列方式,都是按照一个恒定的弧度沿着螺旋轨迹发散,而这个螺旋线弧度就是137.5°。1979年,英国科学家沃格尔用计算机模拟向日葵果实的排列方法,结果发现,若向日葵果实排列的发散角为137.3°,那花盘上的果实就会出现间隙,且只能看到...
晚报试创类交流转让目录
发表于
晚报试创停更复类目录
分类,标签:
10
05月
2009
006 山西 山西晚报 1999.10.08 试 4*16*6 1999.12.01 创 4*16*6&nb...
全球六大名校的图书馆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02
05月
2009
全球六大名校的图书馆1.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正门的台阶时探讨学问的好地方 作为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曾有5位美国总统、3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在这里学习过。而哈佛大学的20条经典训诫,更是让其声名在外。咖啡厅一样的内部摆设 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有5位美国总统、3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在这里学习过。1638年,学校校务委员约翰·哈佛病逝,他把一半遗产和私人藏书捐献给学校。学校就以哈佛命名,哈佛的捐献成为当时图书馆的主要财产和资料。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达1000多万件,设有100多个分馆。 不仅学校的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
将清代以来5万份老报刊捐赠平谷档案馆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25
04月
2009
将清代以来5万份老报刊捐赠平谷档案馆旧报收藏第一人获百万元奖励2009-04-23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夏命群当时的报纸记录慈禧太后去世的消息。 本报讯昨天,有“中国老报刊收藏第一人”之称的平谷居民李润波将自己30年来收藏的5万份老报纸全部捐献给平谷区档案馆,并向公众开放。平谷区政府为了肯定李润波的义举,特地拨出10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励。 据介绍,李润波1979年开始收藏旧报旧刊,至今已经有30年的收藏历程。在其收藏馆内,收集了清代康熙以来5万多件老报刊和珍贵文献。其中,“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一些在国家档案馆都很难找到的历史大事件报,在李润波创办的世纪阅报馆内可觅到踪迹。中国收藏家协...
国外清明节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18
04月
2009
国外清明节 日本的盂兰盆节 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与我国北方有些地方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盂兰会”很相似。不同的是,日本更重视这个节日,机关、团体、厂矿、企业都放假3天,有组织地进行祭祀活动。在乡间活动更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不例外,城里人也返乡,到墓地祭祖。远离家乡的人能回来的也回来参加,不能回来的也往往委托别人代自己祭奠。 叙利亚的“烈士节” 叙利亚把每年初夏的5月6日定为“烈士节”,这是由政府规定的法定节日,全国都十分重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碑敬花圈,为烈士墓扫墓,慰问烈士家属。 波兰亡人节 波兰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亡人节”,即悼念已经逝世的人。节日这一天,人们都去扫墓,为灵墓祭典,并点上烛灯。有些人全家都到来,特别要带上孩子,年长者点燃烛灯,...
【歌曲】清明雨上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18
04月
2009
【歌曲】 《清明雨上》 作词:安琪、Vae 作曲:Vae 编曲:Vae 演唱、录音、混音:VAE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 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 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远方有琴愀然空灵声声催天雨 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 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红 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 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清明节游仙诗赏析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18
04月
2009
清明节游仙诗赏析 《心祭》是刘小烽所作的四言体游仙长诗。作者通过对一个梦境的描述,寄托自己痛失外婆的哀思。其中“我有所愿,乞上苍怜:愿兹世界,鬼神存焉,他年我死,共在黄泉”,句句如金石掷地,悠悠孝思,绵绵不尽。实乃写孝思方面的经典诗句。 刘小烽,又名刘周,字冷静,男,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生于1973年12月。作家,学者,辞赋家,文言文复兴倡导者,大众儒学倡导者,自然门武术第五代重要传人。出版著作有:《天有霓裳》、《帷幄仙风奇门遁甲预测图典》等。2003年3月被新华社内参报道。 刘周倡议书,“中国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倡议书)”和“全世界都来践行大众儒学,促进和谐社会和谐建设(倡议书)”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心祭(节选) 甲戌岁末,丁丑己酉戊辰之时。炊烟袅袅,日影蹒跚。朔风起而复平,岁寒逼而化暖。天地之...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18
04月
2009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
清明节的渊源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18
04月
2009
清明节的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r...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18
04月
2009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
清明节的习俗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18
04月
2009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