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报友交流须知
发表于
报刊交流直通车
分类,标签:
03
02月
2007
1
曾家报刊收藏馆欢迎您!尊敬的各位报友:您们好!欢迎您来敝馆做客并就集报刊展开交流!敝馆博客正在建设中,同时欢迎您提供宝贵的意见!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合作的愉快.您在选择报刊前,请仔细阅读以下的报刊交流友好提示.想必会对您的交流有所帮助.预祝各位报友交流愉快!收藏快乐! 报刊交流友好提示 敝馆报刊目前暂只限于转让。除标明品相的外,其它均为九至十品。个别报刊如有出现发黄的属自然正常现象.若个别报刊目或文章资料出现录入或打字失...
有请北京的刘春生先生核对邮件地址
发表于
邮件收发室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有请北京的刘春生先生核对邮件地址北京市东城仓兰胡同9号楼5单元101室邮政编码 100010 如有误请在此跟贴或留言...
大河收藏专家李润波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李润波,1957年生于京东平谷,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1976年3月起收藏历代古钱币和图书。1979年起从事剪报,1983年起集报刊、书画。1987年2月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个人古币收藏展,《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予以报道。1988年8月新华社向国际新闻组织编发李润波收藏古币事迹通稿,许多国家予以登载。1993年在第十一届亚运会水上运动场举办古币、书画、报刊展。1994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收藏展并讲座。1996年任北京东方收藏家协会理事兼报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1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早期报刊收藏讲座。1998年2月,新华社将他的报刊收藏事迹向国际新闻机构编发了通稿。同年8月,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聘为集报委员会主任。19...
公衍宏喜欢收藏稀有的报纸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报痴”的集报生涯 11月28日上午,家住让胡路区东湖楼区的公衍宏与以往一样,又开始整理他那些堆积如山的宝贝——珍藏十载的各地有纪念意义的报纸和号外。 公衍宏,今年43岁,曾是一名复员军人。他自幼就喜欢看报纸,最后改为收藏稀有的报纸,一口气下来就是整整十年。 11月15日,在东湖社区第二居委会的帮助下,他举办了“喜庆‘嫦娥’奔月航天报展”。 记者在报展现场看到,前来参观的有附近的居民,有学校的学生,有慕名而来的收藏者。 一名小学生微笑着说:“公叔叔,给我们讲讲这张报纸吧,这上面有我们国家自己的宇航员。”“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也要当一名宇航员。”“我要当科学家,制造出更好的宇宙飞船……”孩...
珍藏大连历史 七旬老人讲述四十载收藏故事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天健网消息(实习生毛雪梅)在大连的收藏界里,73岁的黄子和大爷可是小有名气。门券、剪报、粮票、年历卡、酒标、号外……这些有的年轻人见都没见过的“宝贝”都能在黄老家找到。听说记者要来,黄老路上就忍不住开始介绍起他收藏的宝贝来:“等一会儿我给你看咱大连的老古董门券,你肯定没见过,那时你还没出生呢 ,哈哈!”黄老像个孩子般“炫耀”着自己的宝贝。而进了黄老的家门更是随处可见他的“收藏品”,这些被他看作“宝贝”的东西并没有像电视里演那样,装在精致的盒子里,而了放在数十个黄色牛皮纸袋中排成一排,而墙壁上也都贴满...
感受报纸的魅力
发表于
集藏杂禅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07年11月30日又到报刊征订季节了。面对一大摞林林总总的报刊目录,我好像饥饿的汉子面对满席的美味佳肴,真想一口把它们都吃下肚里。然而,毕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只能根据需要和爱好进行选择。被我选中的几十种报刊,一年365天都陪伴着我,给我乐趣,给我滋养,给我抚慰,让我度过每一天的快乐时光。 订报、读报的习惯源自家庭影响。儿时家里生活很困难,父亲一月的工资除了买油盐柴米就所剩无几了。但喜欢学习的父亲还硬是从牙缝中挤出一些钱来订报纸。记得当时家里订有《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后来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还专门为我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每天放学回家,我都学着父亲的样子,把当日的报纸浏览一遍,不但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还逐渐养成了读报的习惯,感到一天不看报就好像事情没做完似的。在小学升初中的毕业考试中,我自选的作...
报痴李建厂:寻找乐趣见证历史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走进临泉县药材公司李建厂的家,如同走进了报社印刷厂,墙上贴的桌上放的地上堆的全是报纸。 谈起如何对集报产生兴趣,有着广泛爱好的李建厂说,这与他的另一爱好书法有着密切关系。20多年前,李建厂发现报纸的报头书法很讲究,多为国家领导人、名书法家或者名人所题。于是他开始搜集剪贴各家报纸报头进行临摹,时间长了,他注意到各家报纸由于区域、行业、受众的不同,其版面大小、版式设计、印刷工艺都有很大不同。“与其搜集报头不如直接收藏报纸。”李建厂的这个想法让他一发而不可收拾。...
《中国·江西》杂志11月底隆重创刊
发表于
报刊出版信息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中国江西新闻网站11月9日南昌讯(记者吴辉军报道)“提高生活品位、引领时尚潮流、关注百姓生活、倡导社会和谐”,由中国江西新闻网站主办的期刊《中国·江西》杂志将于2007年11月底隆重创刊。 《中国·江西》杂志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中国江西新闻网站主办。杂志封面采用300克进口双铜纸、内页128克进口双面铜版纸全采用印刷,画面精美、设计独特、制作精良,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很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江西》杂志目标读者群锁在定25-50岁时尚白领、私营企业主、政府公务员等高端消费人群和学者、商界精英及知识结构层次较高的人群,将主要发行于各大写字楼、批发市场、大中型企业,机场、火车、汽车站候车室以及高档娱乐场所、汽车4S店和售楼部,具有传阅率高,目标用户精准等特点。 《中国·江西》杂...
收藏创刊号品味历史 集报家:晨报伴我走过10年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2007年12月05日12:42 北国网 张挺老先生说,晨报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方面做得非常好,老百姓非常认可,得到了各界的普遍欢迎。他说:“特别是社区新闻方面,居民们反映很好,大家都愿意看。” 张挺老先生收藏了本报试刊时的8份报纸,还收藏了本报的创刊号。“当时我觉得这报纸办得非常有特色,一大早就到报摊去买晨报。” 他将本报试刊号和创刊号的报纸都精心地放在一个大塑料夹里,保存得非常好,“就像新的一样!” 张挺老先生还将本报刊登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报纸都收藏起来,他笑着说:“这样的报纸包括号外有500多张!”这其中包括澳门回归、申奥成功等重大事件。 他还拿出了本报于2003年9月29日出版的“填补大连...
《西南铁道报》简介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西南铁道报》由中共成都铁路局委员会主办,西南铁道报社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51—0067。现出版周三刊、对开四版的《西南铁道报》,半月刊的《西南铁道报·旅友》社会版,月一刊的《西南铁道报·西部铁路》特刊。历史沿革:...
监利电视台宣扬朱卫兵的集报事迹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继《荆州晚报》(监利新闻)以“收藏人生”为题和《湖北邮电报》及《荆州日报》的图片新闻宣传朱河镇邮政支局乡邮投递员朱卫兵自筹经费举办报展后。近日监利电视台《监利新闻》又宣扬朱卫兵的集报事迹。使之成为监利集报界被新闻媒体宣扬过的万运格、胡石伦后的第三人。...
残疾人常新成辗转全国办报展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23
12月
2007
“报纸竟然有丝绸做的啊!”昨天上午在市体育馆,《人民日报》的丝绸、铜版纸和新闻纸的3种号外等上千种奥运专题报纸让榕城市民大开眼界,而这报展的举办者,就是全球十个奥运家庭之一的户主常新成。 常新成是江苏泰兴人,今年43岁,小儿麻痹症患者。他说,他计划开残疾人摩托车和骑摩托车的弟弟跑遍115座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国内城市,举办“奥运专题报纸巡展”,明年8月到北京。 据常新成介绍,他历时10年收藏了2000多份有关奥运的报纸。这次展出的是精选出来的1000份,全部是中央级媒体和各省市主要媒体的奥运号外、特刊。 据了解,常新成报展第一站是南京,福州是第十二站。常新成全家被北京奥组委授予“奥运家庭”称号,奥运家庭在全球共有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