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筛
作家毕淑敏说:“暴风雨是一个筛子。胆子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识和最不怕吃苦的人。”人的一生,不论贫富贵贱,总是离不开筛子。
人生如筛,功能在过滤。“筛”态多多,“三思而行”,谓思索之筛;“绝知此事要躬行”,谓实践之筛;“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谓考验之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谓不懈之筛;“吾日三省吾身”,谓自觉之筛……人生思深忧远,不浮光掠影;深思熟虑,不心血来潮;见识深刻,不浅尝辄止,就少不得筛上一筛。一些事,突如其来也罢,梦寐以求也罢,只要勤筛不辍,总有所收获,有所得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的君特·格拉斯把自己的自传命名为《剥洋葱》,他一层一层地剖析自己的青年时代,道出了他17岁参加过纳粹组织的真相。虽是迟到的承认,虽引得怒声一片,虽然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但一块块割去心头的腐肉,一点点剔除虚假的成分,这个老头心里一定是轻松安详的。
人生如筛,还看怎样筛。筛子过滤很有意思,筛下去的,可能是精品,也可能是糟粕;过滤出来的,可能是所要的,也可能是欲弃的。欲壑难填的人,筛出糟粕如蝇逐臭,筛出邪念铤而走险,一些人生败笔就是这样写就的。古人对择友有很多名言警句,大贪官和选择朋友却与众不同,他筛来选去有四个特殊标准:一是与自己的经历背景基本相似的人,二是官员中的无能之辈,三是曾经因为各种罪错被自己抓住的人,四是重要官员的家人。他“筛”友独树一帜,源自心怀叵测,无非就是求得臭味相投,为其所用。其筛心术不正,也就“筛”毁了自己。
筛子始终在筛,筛子有眼,也叫“目”,由金属丝、尼龙丝等编织而成。心灵之筛却是用良心、道德、法纪、智慧组成的。毕淑敏有一篇文章叫《造心》,她说,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造好一颗心,可筛下细末微尘,筛下蝇头小利,筛下毛毛细雨,也筛下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大红大紫,一生持正,一生高洁,达向佳境。
人生如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恶从善,滤出邪恶,存下美好,这里的关键在于筛子的目,此目当是良心结,慧心编,公心织,如此才能过滤人生的尘埃,清洗头脑中的杂质,养成纯洁高尚之品德。
《检察日报》 2008年12月2日 王晓河
-
« 上一篇:
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
-
今日邮件寄发通知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