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冬季别称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古诗中的冬季别称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将三个月合称“三冬”,代指冬季。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诗中即有“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云:“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清冬: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季又有“清冬”之别称。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的“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玄冬:“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季又别称“玄冬”。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的“炎夏无完衣,玄冬无暖褐。”

    穷阴: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穷阴”。如白居易在《岁晚旅望》诗中就有“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北陆: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其二中的“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此外,冬天的别称还有“岁馀”,如唐孟云卿《田园观雨兼晴后作》诗中的“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等。
  《北京晚报》2008年10月28日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