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运精神看奥运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以奥运精神看奥运 
 

  奥运精神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更快、更高、更强”和“重在参与”等几句话所能完全包容得了的。有人把奥运精神称之为一种竞技精神,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和谐、自由、健康、拼搏、进取的现代伦理,一种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人们提到奥运精神,常用词汇是:和平、团结、友谊、和谐、理解、希望、平等、庄严、神圣、纯洁、光荣、乐观、热情……用奥运精神审视过去看奥运谈奥运的情况,有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面对胜利,有时喜不择言。譬如“把对手斩于马下”,“打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终于报了一箭之仇”……至于如此“斩”、“打”、“仇”吗?也许想议论得生动、风趣、幽默一点,但很难令人会心一笑,倒是感到火药味太浓,欠缺友好、和谐之音。

  面对强项落败,常常流露出冠军非我莫属的唯我独尊心态。习惯用语是“痛失金牌”、“憾别冠军”、“屈居第二”、“煮熟的鸭子飞了”……无非是说,以往胜绩表明,夺冠志在必得;在大比分领先、胜利在望时,却让对手在最后时刻翻盘,反败为胜。平心而论,这类现象在赛场上屡见不鲜,何必遗憾再三,苦不堪言。因为昨天的胜绩并不铁定今日就辉煌,“胜利在望”不等于“胜利在握”。老冠军被黑马击败,落后方绝地逢生,是竞赛场上的亮点之一,也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面对选手失误,有时宽容、谅解、鼓励少,非议、责难、讥讽多。曾在第23届奥运会上勇夺三枚金牌的体操名将李宁,在第24届奥运会上出现几次失误,立即引来一片指责声。这种扬胜抑败、捧胜贬败的议论风气有失厚道。要知道,即使是优秀选手,在大赛中出现失误也是难免的、正常的。

  上述这些背离奥运精神的议论,其根源无疑是“以胜败论英雄”作祟。胜了就是为国争光,败了呢……“无法向国人交代”,压得选手喘不过气来。要让选手轻装上阵,观众也有责任帮他们卸掉这类包袱。希望我们这次议论奥运会彻底摆脱“以胜败论英雄”的羁绊,以奥运精神看奥运谈奥运,文明参与奥运。 《解放军报》2008年8月5日 高峡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