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萧乾与《中国简报》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青年萧乾与《中国简报》 
 
  早在1930年秋,刚迈入辅仁大学英文系门槛的萧乾,就与美国青年威廉·阿兰,在北平策划办起《中国简报》。这是我国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刊物之一。

  萧乾,蒙古族,作家,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2至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英国心理派小说”。曾任职于《大公报》,复旦大学教授,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

  当年阿兰读完大学后,带上一笔钱想先闯荡一番。然而一到北京,他就迷上了这座东方古都,遂倾囊办起了一份刊物,第一期叫做《支那简报》。在萧乾的建议下,自第二期起改名为《中国简报》。那时上海有个英文的《密勒氏评论周报》,办得很成功。阿兰雄心勃勃地想办一份与之相媲美的刊物。萧乾看罢第一期,告诉阿兰,1919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一场“文艺复兴”,大批重要作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听了他的介绍,阿兰立即邀萧乾做副手,还规定了二人的分工:萧乾负责文艺,他管其他方面。

  目前珍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中国简报》是一份英文周刊,创刊号发行于1931年6月1日,第八期则于7月29日与读者见面。它的宗旨是向关心中国社会、文化进展的英语世界“介绍现代中国文艺界的情势以及社会大众之趋向与其背景”。《中国简报》报头下面印着一行醒目的大字:“关于文学、社会、艺术动向的文摘周刊。”报纸发行人是美国人威廉·阿兰,文艺版主编是萧乾。现存的《中国简报》一至八期,译载了鲁迅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野草》,郭沫若的《落叶》,茅盾的《野蔷薇》、《从牯岭到东京》,郁达夫的《日记九种》,沈从文的《阿丽丝中国游记》,徐志摩的《自剖》、《灰色的人生》(诗),闻一多的《洗衣歌》(诗),章衣萍的《从你走后》。除上述大家外,还译了一些《二月二来龙抬头》一类民间文艺作品,均出自萧乾之笔。在第八期上,文艺版主编萧乾公布了专栏的蓝图:一、每期介绍二位中国当代作家,“述其身世、性格、作风,选择其代表作(指短篇)”。二、力求翻译介绍能够代表作者的文艺思想、作风特点、反映作者的生活背景的作品。三、计划出以下专号:“文学革命号”、“革命文学号”、“中国新诗坛号”、“南国戏剧运动号”、“北平小剧院运动号”、“国故派与白话文学派之战”、“语丝与新月社、创造社之论战”、“汉译西洋文学书目”。

    计划后面写道:“通过以上简略介绍使欧美读者对中国文坛有初步认识后,就开始刊登新文学的短篇作品。因为对象是对东方文坛茫然无知的读者,所以评论不求深刻、透辟。计划虽然大得惊人,但只要文坛同道襄助,我们并不视为畏途。”这个计划大体上包括了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间的成就。由此可见,萧乾这个《中国简报》文艺主编的眼界是广阔的。可惜由于经费不足,《中国简报》夭折了,威廉·阿兰带着一批刊物回美国去了。《中国简报》是最早向世界介绍中国新文艺的一份刊物,这份英文文艺周刊在当时旅居北平的西方读者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团结报》2008年7月19日 李永军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