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大自然

发表于 文摘 分类,标签:

         敬 畏 大 自 然 
 
  敬畏大自然,成为必要的话题,是因为遭遇汶川大地震的惨重灾难。这里所说的敬畏,不是图腾时代的愚昧,不是封建时代的迷信,不是要去烧香磕头,搞祭拜,乞求神灵。而是说,要正视灾害的严重性,正视自然的巨大破坏力,从而科学地认识大自然,正确地适应大自然。

  尽管人类忙着去认识月球,认识金星火星,认识太阳系以外的天体,但是,对自己脚下地球的认识,却是盲区多多,知道的东西很有限,研究的进展很缓慢。汶川地面下29公里处,岩层蓄积应力,迫使地壳破裂,瞬间释放出来能量,相当于爆炸250多颗广岛原子弹。可是此前,我们对此毫无所知。认识地下的研究,比认识天上的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少得多,而地下带来的利益及灾害,却比天上带来的大得多。

  惨痛的灾难,带血的教训,警示人们必须讲究科学,顾及自然规律,以把家园建设得更坚实,更安全。这些天,地震专家一再指出,中国是多地震国家,汶川一带是地壳的断裂带、板块的挤压带。对于这一自然现象,不能不顾及,不能不重视。地震中,有一种情况最让人揪心:学校是重灾区,压得最多的是孩子,一个中学有260多个孩子遇难。今后,把家园建在哪里更好一些,建筑物应该怎么设计,施工达到什么标准,不能不做科学论证。

  前些日子,我去了鄂西南的恩施,那里是大山区,民居不是藏在峡谷中,就是挂在山坡上。我想看看他们别具风格的吊脚楼。但当地人说,现在很难找到。果然,跑了利川、咸丰、来凤等县,只在山洼里见到几幢,公路两旁的乡镇和村子,全部换成了砖石结构的小楼。当时,我想到了唐山地震,对当地人说,还是吊脚楼好。木结构,不易震塌,塌了,上面只有瓦片,伤害不会大。如今盖小楼,农民为了省钱,没有钢筋水泥立柱,只是石块墙托着水泥板。山坡的倾斜度那么大,稍微有摇晃,就会塌下来。日本是多地震国家,警钟长鸣,非常重视房屋的抗震性能。我们居安也要思危啊!

  敬畏大自然,不是仅指抗震救灾、仅指民居建筑,许许多多工作,都不能藐视自然威力,不能不顾及自然规律。违背大自然,破坏大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会得到大自然的恩惠。人类对大自然要怀有一颗爱心,这爱心还应该升华,成为一颗敬畏之心。 《今晚报》2008年6月23日 张雨生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