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资深报人大马古城寻找世界第一份华文报遗迹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2007年03月16日 08:5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张作锦与基督堂内的米怜纪念碑合影。石碑文字说明,米怜奉伦敦布道会之命主持华巫学生就读的英华学校,及与马礼逊合作翻译第一本中文圣经。他们二人也是世界第一份华文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催生人和编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原貌,此图画于1834年。相信它也是世界第一份华文报与世界第一本华文圣经的诞生地,现代马来文学之父文西阿都拉也曾在此教英军士兵学马来文。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中国台湾资深报人张作锦3月14日抱着朝圣的心情,到马来西亚马六甲寻找世界第一份华文报的遗迹。

    张作锦14日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行程中,匆匆完成“朝圣之旅”。张作锦心满意足地说:“心向往之事物,忽然都到了眼前。我看到英华书院的遗址、传教士米怜的妻子雷雪儿的墓,及基督堂内纪念马礼孙和米怜的石碑,都印证了我在书上所读到的。”

    张作锦是台湾资深媒体人,现任《联合报》顾问,目前应《星洲日报》邀请,前来大马巡回演讲。

    深入参观了解遗迹

    张作锦认为,马六甲是一个闻名世界的历史古城,各种不同喜好的人都可能在马六甲找到他朝圣的理由。可能是民俗的、建筑的、考古的、历史的、社会人文研究的、美食的……马六甲都能令人流连忘返。

    “我是为世界第一份华文报所吸引。”

    张作锦说,他在念新闻系读报业史时,就读到世界第一份华文报是在马六甲出版,后来也多次接触到相关的课题。

    “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想到马六甲来看看。”

    这是张作锦第三次到马六甲来,之前都只能参观到一般的旅游景点。这次在星洲媒体集团总编辑萧依钊的陪同下,终于有机会深入参观和了解相关的遗迹,令他深感不虚此行。

    文化是明日的经济

    张作锦希望马六甲作为一个历史名城,要好好保护它的历史文化遗产。

    “任何地方都有名胜古迹,它不仅代表一个地方的精神,也可以此追溯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来源。在这方面,马六甲是令人流连忘返,值得一再来看的。”

    他相信,如果古迹都获得良好的维护,来看的人多了,就会对这个地方有尊敬的心。随着游客的消费,马六甲的经济必须随之受益。

    “文化是明日的经济。今天是文化,明天是可以赚钱的经济。这话虽然世俗,却很有道理,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印证了这个道理。”

    世界第一份华文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简介

    18世纪初,英国传教士奉伦敦布道会之命,企图通过“播道”渠道,打开通往中国的大门。当时清政府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严禁西洋人向中国人讲经传教,并于1811年公布了《严定西洋人传教治罪专条》,对违反者以“绞决”处治。

    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arrison,1782—1834)和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采取迂回战略,于1814年在距离中国大陆较近的南洋诸岛华人聚居区──马六甲,建立“播道”基地。他们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设置免费学校“立义馆”(相信是后来的英华书院)。同一天,米怜筹办的中文定期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及设立印刷所,中外文刊物,一方面在华人中培养返回中国内地传道的人才,另一方面为基地的外籍人传授中国文化,特别是培训掌握通晓中国语言能力的人才,为将来前往中国创造条件。

    在传教士创办的刊物中,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1815—1821)为最早。这也是迄今为止,报刊界公认由外国人办的以中国人为读者对象的近代中文报刊创始的标志性刊物。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于1815年(清嘉庆20年),基本上为每月出版一次的月刊,连续出版至1821年(清道光元年)。刊物每期平均6—9页,共出版7卷,524页,现在英国大英图书馆有存。

    该刊编者中米怜为主笔,马礼逊、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和中国的印刷工梁发都曾为刊物撰稿。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刊发内容上,主要以“神理”(基督教教义)为主,“人道”(伦理道德)其次,再次为“国俗”(各国风土人情)。 (中新网3月15日电)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