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无废纸:张雪根11年集报6800种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百年无废纸:张雪根11年集报6800种
 
  “南京满兵恃众肆毒,平民之无端被害者不知凡几……”这是1911年9月22日《光复报》的一则急电。
    “王人美说:这次老金回来,一定紧搂住他不放。”这是1946年3月22日周报《飘》创刊号上,一幅漫画的配文。
    “明明眼镜公司酬谢主顾:一年一度,优待良机,买一送一,减收半价,诚实贡献,贱到极点。春节拜客,除夕辞岁,遮风避光,实用美观,人人可戴,必须必备。”这是1948年2月6日《世界日报》上的一篇广告。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人民日报》1964年10月16日的号外内容。
    已过天命之年的张雪根翻看着自己收藏的报纸,一头扎进了历史的海洋。在这些老报纸里,挤在犄角旮旯里的几行字,都可能从中捡到一些尘封的史料,可以让人感触到昔日岁月里市井街巷的人生百态。
    张雪根自1996年集报至今,已藏有各种报纸6800种,报刊创刊号等2000种。其中包括一批晚清时期出的报纸,如《京报》、《时务报》、《益闻录》、《时务日报》等,还有不少民国时期的报纸。
    百年无废纸。张雪根觉得,那些老报纸上的一字一句,都是历史的碎片,彰显的是历史的瞬间,留给后人的是珍贵的文献史料。
    收集的第一份报纸——《杭钢报》
    张雪根的集报生涯,始于1996年6月。
    当时,张雪根的一位侄女儿要收集报头。由于浙江省企业报协会设在杭钢,而张雪根1970年就到杭钢工作了。所以侄女儿就找到了他,让他帮忙收集了200多种浙江省的各家企业报。
    在收集的过程中,张雪根发现,报纸真是活档案啊。“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于是萌生了集报的念头。他收集的第一份报纸,就是当天的《杭钢报》。
    张雪根集报时间不算早,但一开始集报之后,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好些集报文章,一下子集报声名远播,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同事朋友看到有意思的报纸给他送来,全国各地也有藏友给他写信交流藏品。
    杭钢的一位老职工听说他在集报,给他送来一张1959年的《半钢报》(《杭钢报》前身)。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时,《人民日报》为此特地出了份号外,在北京大街小巷广为散发。张雪根的一位同事刚巧到北京出差,就特地给他带回了两张。这份当时仅售几角钱,甚至在宾馆免费赠阅的报纸,后来的市场价格很快超过了100元。有一年岁末,张雪根单位的一位领导去日本考察,远赴重洋,帮他带回来《朝日新闻》等当地的报刊。更有一次,张雪根的一位同事,带孩子在吴山广场上玩,看见水池里飘来一张报纸《现代家庭理财报》,觉得名字挺新鲜,就小心捞起来,带回家晾干、烫平,送给张雪根。所以,张雪根的办公桌上经常会出现不晓得谁送来的各种报刊。
    除了同事,因藏报而结识的朋友们也经常给他带来惊喜。各地出了创刊号,就会给他寄来。而张雪根亦是如此,《都市周报》创刊号出来的时候,他购买了60份,寄送给各地的藏友。
    踏破铁鞋无觅处,“捡漏”全不费工夫
    收藏报刊是一件既痛苦而又快乐的事。总有源源不断的报刊出来,收集起来颇费工夫。由于只藏不卖,张雪根的藏品越来越多,只好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放置这些报刊,还用专门的透明包装封套收藏那些比较珍贵的报刊。
    目前张雪根将主要的收藏范围集中在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的报刊,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报刊创刊号及号外。不过,这些报刊收藏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不仅量少,且价格较高。据长期浸淫于号外报收藏、编著有我国第一部《百年号外大观》的老报人张挺估计,一百多年来我国出版发行的号外报多达近万种,尚存于世的有5000种左右。薄纸价格不菲,近年来,在书报刊拍卖市场上,一些稀有的老号外报,交易价格持续上扬。如2003年在一次国内报刊拍卖会上,一份1949年2月1日出版的《关东日报》“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号外,竞拍底价高达4.8万元。一份1964年10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号外报,拍卖价突破5800元。
    虽然踏破铁鞋无觅处,但张雪根时而也会得来全不费工夫。张雪根常和朋友去收藏品市场逛。2003年一个双休日,他和朋友结伴去绍兴古玩市场。在一个旧书摊上,他看到旧书里压了一张1911年的《光复报》。张雪根心里激动不已,脸上却是不露声色,装作漫不经心地问摊主:“你这张报纸多少钞票?”
    摊主说:“这张啊,是清朝报呢。”
    张雪根说:“什么清朝报,写着《光复报》,算民国的了。要是便宜点么我要。”
    摊主出价80元。
    张雪根说:“再便宜点,我就拿去看看。”
    结果,50元拿下。
    这份《光复报》是1911年11月4日创刊的,每日午间出版,每张售“铜元壹枚”,发行处是“上海四马路奇芳对门本馆内”。张雪根收藏到的,是第七期报纸。当时上海出了30几种辛亥革命时期临时发行的报纸,不久就都销声匿迹了。这样的“捡漏”,让张雪根兴奋不已。
    张雪根还在绍兴的古玩市场,发现了上世纪50年代出刊的《收获》创刊号;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靠眼明手快,仅仅花了10元钱就购到了1973年出刊的《连环画报》创刊号,正好填补了自己专题收藏品种的一个空缺。
    读老报纸翻查旧史,市井百态趣味无穷
    历史是由大量的细节与碎片组成的,旧报刊中常能发现一些碎片,填补史籍的空白。工作之余与藏报深度接触久了,张雪根还由此而生发,陆续撰写了好些报史旧闻,其中包括《尘封的海派方型周报》系列20篇。
     1996年,张雪根收到了四川一名报友的来信,说是为了给将要上大学的孩子筹学费,想把手头的一批旧报整体转让,总价五六百元。张雪根二话不说,就将这批旧报全盘接收。今年年初,他又收到一批旧报刊。没想到,这些旧报基本上都是解放前发行的,包括《海风》、《海涛》、《春海》、《海星》、《海光》、《大观园》、《海晶》、《新上海》、《七重天》等。这些海报上颇多名人作品、杂谈趣闻、小道消息,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像《春海》1946年4月21日那期,在二、三连版上全文刊载了陆小曼专稿《我的照片》,叙述她在徐志摩殁后的沧桑人生。开宗明义,陆小曼在文中写道:“真奇怪!我前些日子看见《飘》上(注:系指《飘》周报1946年3月22日创刊号第八版刊登的一幅《她是谁》的照片)有一张照片,悬拾万元的赏,让大家猜是谁,结果居然有大半的人猜是我,这真使我惊奇,难道真的我自己也不认识我自己了么?”《大观园》1946年3月15日出版的那期,刊登了冯玉祥两则消息:一为披露冯玉祥年轻时,曾一次欠下赌债,后三年才还清。经过此次刺激,冯从此不再赌博,专向读书方面去努力;二是介绍了冯玉祥将军的英文程度。
    张雪根还收藏有一份 1946年8月25日出版的第21期《周播》周报,报头两侧醒目印有:“网罗天下放矢,挖载人间奇闻”十二字。头版刊发了特稿《伪满皇帝溥仪受审记》,二版则刊发了《儿皇帝溥仪十年帝业,一场春梦》的报道。读来令人不胜唏嘘。
    藏报各有专长,五项心得与人分享
    藏报久了,容易成痴。但每天出版的报刊源源不断,难道来者皆收?对此,张雪根有五项心得。

  一是化缺为全,使集报版面更加完整。比如按分类集报,对某一种报纸,不是任意收集到某一天出版的报纸就完事了。不少报纸在发行中,不仅有4开版面小报,有时也出版对开大版面的报纸,甚至为庆贺某个节日或重大事件,特地发行了多版面的报纸或号外。作为集报爱好者,对同一种这样的报纸,就应当努力化缺为全,哪怕是一时只收集到版面残缺不全的报纸,也不要轻易丢弃,要利用这个线索,顺藤摸瓜,直到集齐这一种报的各种不同版式和版面为止。

  二是化近为远,了解报纸的昨天、前天和今天。一张报纸,特别是办报时间较长的报纸,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办报宗旨、内容和版面设计、报头题词等,往往会有很大的变化。集报爱好者可努力去寻觅各个年代发行的同一种报纸。尤其是报纸的改刊复刊号等,以求全面掌握报纸的历史变迁,促进集报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是化零为整,使分类集报形成一定规模。这个难度有点大,可委托业内熟人、朋友代为收集,或通过与其他报友价让、交换等办法。

  四是化粗为细,使集报分类更趋专业化。如对企业报类,在集报数量骤增以后,就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煤炭、纺织、钢铁、电力、烟草、石油、化工、机械和酒业等小类,也可按地区来进一步细化分类。

  五是化石为金,努力尝试集报研究。集报的功夫在“集”外,不能为集而集。应当做有心人,努力尝试集报研究,悉心撰写集报文章。   记者 罗坚梅   转贴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