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百县集万份报

发表于 集报人物 分类,标签:

                                                   走  百  县  集  万  份  报  

                                                                                                                   作者     王耀峰     
我是位71周岁的白发老人,但也是位仅有4年多报龄的新报友。虽然只有短短4年的报龄,却是有五十年的报纸情缘,早在1956年,我就在中共陵川县委办《陵川小报》。从1970年开始了报纸的剪集工作,并开始迷上了报纸的收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集到更多的县级党报,我开始了我的百县集报行。从2003年12月初到2004年5月底,用半年的时间,将山西省11个地市的120多个县(市、区)中的102个走遍,除9个县未办报外,实际集到93个县(市、区)的报纸。共集到原来的县报和改刊后的报纸137种,近万份。

苦累行程

集报是个苦差事。去年冬天,我到运城市集报时,因修路做了8个小时的班车,当晚,腰酸背痛,但为了赶时间,第二天上午又到两个废品收购站挑报纸,经过一天多的努力,集到了运城的市级报纸10多种,200余份。然后把收集到的报纸展平、整齐、打捆后,一直忙到夜里11点多才睡去,虽然疲惫但心情却是甜蜜而愉快的。

在外地集报中,为了赶时间,我有半数的中午是不能休息,晚上再加班整理报纸,对于我这个70岁的老人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2004年5月15日,为了到偏远的静乐县集报,早晨6点钟就动身,晚上8点钟才返回家。虽然劳累了14个小时,但看着集到的150多份报纸后,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尽。

困难重重

在集报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是找不到人,在县级报面临大范围停刊的情况下,好些报社找不到人,常吃“闭门羹”;二是不接待,好些县报的领导怀疑我是明察暗访的“侦察兵”,敬而远之不接待。因此,碰钉子、遭冷遇是家常便饭;三是不给报纸,个别报社总怕给了报纸,会泄密曝光。

面对三不,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措施:如果遇到报社无人的情况,就到县委宣传部或报社附近的办公室,打听到总编的电话或手机,讲明来意。对于不接待、不给报的人,一是出示集报证件,二是耐心说服,在了解我的收藏爱好及我为之付出的一番辛苦之后,多数人都能给予我帮助和支持。最后就是多方收集报纸,坚持所到一县绝不空行。

不惜代价

我在生活上,从不乱花钱。在集报上不怕花钱,不惜任何代价。到部分县里集报时,报社要收一定费用,要者不拒,照付不误。我觉得只要能集到报,我就会十分满足,不管需要花费多少金钱;有时侯我也会给支持我的报界朋友送一些纪念品。因为我的集报难免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记得是2004年5月10日,上午11时半到某县报社找不见人,我经多方打听,12时才找到报社的人,但他不是直接负责人。通过请示身在外地的总编后,得知能从报社留存装合订本的报中每期给2份。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我欣喜若狂。等集完报纸后,已是12时40分,我邀请该位负责人一起吃了顿饭,我们就成了朋友。

受益无穷

我一直认为报纸的收藏,是一种十分高雅而文明的行为,它既有利于促进学习、增长知识,又能让人们更好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还能满足个人的志向和爱好,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让我们这样的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我的百县集报行行程虽然是有些苦累,但它充实了我的生活,让我感觉到生活是忙碌的,也是快乐的。               转贴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