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报刊创刊号系列的介绍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民国时期报刊创刊号系列的介绍   

新青年
似乎不用多说。有心之人不妨记住这几个时间段,1915年9月由陈独秀创刊于上海,初名《青年杂志》(自2卷1期更名为《新青年》。据亚东图书馆的少主人,陈独秀的老乡汪原放回忆说,改名是为了避开当时上海的一份同名杂志。)1917年1月,陈独秀被任命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京,一个时代开始了……1919年10月,杂志保留北京编辑部又迁回上海。从1920年9月份的8卷1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刊物,北京编辑部亦撤消。
陈平原先生在《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一文中即把《新青年》的北上与南下做为划分杂志阶段的时间点。
东方杂志
1904年3月11日创刊于上海,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经历几次出版周期的小波动,一直坚持到1948年12月才停刊。先后担任主编的有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郑允恭等赫赫有名的人物。
创刊号宣称“以启国民,联络东亚”,前期杂志的立场一直较为“东方”。新文化运动初期,主编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与陈独秀交战两个回合,算是为东西方文化论战挑了个头;《杜亚泉文存》不久前已经出版,杜的历史地位,学者王元化在文集长序中做出了公允的评价。另有《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可参看。
《东方杂志》是一份百科全书式的刊物,40余年的内容丰富驳杂,几乎能找到所有前沿的社科问题。
民报
同盟会的机关刊。发刊时间有两段:1905、11-1908、10,1910、1-1910、2,先后担任主编的有胡汉民、章太炎、汪精卫。这份刊物比较复杂,后期关于佛学的讨论让人望尘莫及。
北京大学日刊
1917年11月16日创刊,1932年9月17日改为周刊,主要登载北大的各学科课目、设施、规章制度和集会通知等。也有一些学界文化界动态。不可多得的文化史料。
新潮
傅斯年、罗家伦等主编,1919年1-1922年3月。
在这份杂志上发表的小说,鲁迅曾经概括为“技术是幼稚的,往往留存着旧小说上的写法和语调;而且平铺直叙,一泻无余;或者过于巧合,在一刹时中,在一个人上,会聚集了一切难堪的不幸。”不过这些作者其实倒“没有一个以为小说是脱俗的文学”,《新潮》本意是以高歌猛进的姿态传播新的思想文化,“文学”只是手段之一。由此,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性”,应有一种面对历史语境的思考。
“新潮”二字为蔡元培所题。英文Renaissance,“文艺复兴”,把握“五四”的关键词之一。
 国民
1919年1月创刊于北大,1921年5月停刊。以“增进国民人格,灌输国民常识,研究学术,提倡国货”为宗旨。国民杂志社主办,主要人员有许德珩、高君宇、易家钺、段锡朋等。对新旧文化采取的是调和的态度。杂志本来就是学生救国会的产物,对社会政治较为关心,但由于蔡元培认为“学生惟一义务之在求学”,因此虽然是北大校内“鼎足而三”的杂志(新潮与国故),在出版时并被未被允以北大的冠名。
晨报副镌
先说《晨报》,这份报纸的前身是《晨钟报》,1916年由梁启超、汤化龙主办创刊,是他们宪法研究会(即研究系)的机关报。1918年9月因抨击段祺瑞遭封禁,3个月后改组为《晨报》重新出版。从《晨钟报》到《晨报》,始终辟出第7版做副刊来容纳文学创作,随报赠送。1920年7月,晨报副刊由孙伏园主编时已声名渐起,与京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并称四大副刊。1921年10月12日,第7版副刊改为四版单张单独印行,始称《晨报副镌》,鲁迅的《阿Q正传》即在此连载。不过,说起副镌,那更多想到的还是徐志摩,他于1925年接编后将这分田地耕种到1928年。现在的教科书总是从新月社与《新月》杂志来命名新月派,其实文学上的新月派应该从徐志摩时期的《晨报副镌》算起,后来的《新月》杂志无论是作者群体还是文章内容都太复杂。
平民教育
1919年10月10日创刊,平民教育社主办。“平民”并不意味着阶级的区别,平民教育是由平民政治而来的,它指的是民主主义,杜威的《平民主义与教育》是其重要的思想资源。杂志的发刊词即指出,“平民政治之目的求人人都得幸福。平民教育目的求人人都知道怎样才是真幸福,兼明白求幸福的法子。”
“平民教育与新文学”,这绝对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博士论文题目,知识分子、民众、文学;周作人的平民文学、新村理想,胡适与工读互助团,晏阳初的平教团,熊佛西的定县戏剧实验……知识分子走向下层民众的拯救意识以及从民众中汲取力量的民粹主义都可纳入讨论。无论是中文系还是教育系,这一问题都无法容纳在现有研究范式下,做好了对学科会有一定的突破,当然,那不是仅靠这套杂志就能完成的。
孔德月刊
孔德学校堪称北大的子弟学校,蔡元培任名誉校长,主持校务的是名列三沈二马的马隅卿,一沈沈尹默则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务长。近水楼台,孔德得新文化运动之先,常有文化名人光顾,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即是在此学校的演讲;1919年前后,孔德已开始使用国语课本,由陈大齐、钱玄同编写的课本选文有蔡元培在天安门的演说《劳工神圣》,还有翻译及编写的《托尔斯泰》、《哥伦布》等短篇文章。
孔德和“五四”时期要打倒的“孔家店”没关系,只是取了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的名字,由此亦可见学校的渊源——它是由中法教育基金会资助的,背后的人物蔡元培、李石曾都曾在法国游学多年。
1924年,孔德学校开办中学,现在北京27中的前身,就在王府井附近。好久以前就说要去看看了,sigh,也不知忙了些什么,弄到现在还未成行。
1926年10月孔德月刊创刊,这个校刊由在校中学生主办,是少年人的游戏。张中行在“负暄”系列中常提到的北大校花马珏,此时已经开始露脸,也难怪,老爸是校长,每月发两几篇习作还不容易么?
生活
抗战以前最有影响的时事刊物。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最早分别由王志莘、黄炎培任主编,从1925年10月创刊后坚持了8年之久;1926年起主编为邹韬奋。怎么说它的地位呢?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号称要做中国的Newsweek,它寻找传统攀的祖宗就是《生活》。
杂志选材以时事为主,多讨论社会、政治问题,基本内容为对青年进行事业修养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邹韬奋在这儿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后来结集成《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在民国时期曾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公民教材,不久前还由三联书店做为精选丛书重印。
生活教育
半月刊,1934年2月创刊于上海,1936年8月停刊。陶行知主编。从陶知行到陶行知,从教育即生活到生活即教育,这种理念上的改变常有人去探讨,但其实,探讨总是容易的,陶行知赤子之心的教育实践已经鲜有人力行了。
《教育公报》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的官方杂志,1914年创刊,主要刊载教育部每月新颁的法令法规、人事任免及各地教育部门的动向,算是行政公开化透明化的尝试。不时也有一些学术研讨及文学创作,如杜威的五大讲演、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当时译作爱美儿)等。
这张照片在本系列比较特殊,它是惟一的非创刊号。翻阅《教育公报》时我还未有留创刊号之影的意识,想起来的时候,在旧刊室用闪光灯已近乎Mission Impossible。贴出来是为了与下张照片比照来看民国教育行政的变迁。
时任教育部佥事的鲁迅曾在这份杂志发表过几篇绍介文艺的文字。
大学院是什么东东?其实就是国民政府的教育部。国民革命以后,南京政府曾模仿法国的大学区制度,在各省以大学区为一个教育行政单元,撤消教育厅,本省的国立大学是教育的最高领导层,校长则是最高教育行政长官,统领本地一切教育事务。1927年,大学区的试验先在江苏、浙江、北平三处试行。嗯,北大在那时曾一度“亡校”——北平国立九校及北洋大学被合并为国立北平大学,合起来的巨无霸北平大学兼管河北省教育行政。大学区上面就是大学院了,第一任院长仍是蔡元培,实际上也就是教育部长。
大学院,怎么说呢,总是有点知识分子式的“可爱”;蔡元培执掌北大时曾认为自己“非做官”,教育独立、教育专业化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问题。国民革命后,天下似乎一统了,搞大学区,废除教育行政机关,一以贯之的思路就是学者办教育而不是官僚办教育,同时也让高等教育的专家能多介入基础教育。设想是美好的,然而由于经费、人事、学段衔接等诸问题,大学院一年旋告解体。这也是蔡元培一生最惨痛的失败。
《大学院公报》的性质相当以前的《教育公报》,它的寿命比大学院还短,1928年1月创刊发行后,还未到秋天就结束了。
20世纪初,晚清废书院兴学校,教育普及开始提上日程。学者王国维认为应“大兴高等教育以作中等教育之基础也”,他的想法似乎是传统士大夫思想的延续,其实回顾20世纪中国教育的历程,如何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难题。而往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多会偏向于提高,过多地加重了大学这一端的砝码。
大学是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目的不同。与大学有关的研究课题多是围绕才情和道术展开。思想华丽,但至今仍不能说很清晰。1940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大学任教,有感于入学学生的国文程度偏低,因而从大学国文出发,开始关注下位的中学国文教学。这群任职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授们主办了《国文月刊》,主编是著名文史学者浦江清,先后出任编委的有朱自清、罗庸、沈从文、王力、余冠英等。
《国文月刊》的宗旨是“促进国文教学”,作者群体以这些学者教授为主,他们大多拥有丰富的中学教学经验,如朱自清、吕叔湘、罗常培等,再加上深厚的理论修养,往往能够深入到位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朱自清对国文程度低落的分析、施蛰存对鲁迅小说的解读、沈从文的写作经验谈、傅庚生的古典文学赏析,都曾是颇受瞩目的文章。
在创刊号的卷首语中,编者还特意提到“不想登载高深的学术研究论文,却欢迎国学专家为本刊写些深入浅出的文章,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文学上的基本知识给青年读者。”现如今我们的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专家越来越多,但愿意并且能为中学教育撰写文章的大学教授倒越来越少,不知道这是学问的退化还是进化。           作者   刘慧品             转贴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