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创新: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应该做的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报业创新: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应该做的 

正在做的:新一轮创新开始

  中国报业的迅速发展是以创新为基础的,过去十年中报业最大的创新,是都市报的出现,而新一轮创新刚刚开始。新一轮创新不是主动、自觉自愿的,而是在各种新媒体的挤压下,报业不得不创新。刚刚过去的3月,出现了几个新生事物。
一是中国首次出现了有声报纸。这是在中国报业市场并不发达的地方,一个并不知名的报纸《合肥晚报》创办的。在网站上点击有声报纸,可以获得每篇新闻的声音朗读,可以选择男声或女声,还可以选择普通话或者广东话。声音是数码合成的,听不出抑扬顿挫,但已是很大的进步了。
第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数字化报纸。这大大方便了在网上对报纸的阅读,报纸的版面在原版上面,看上去不稀奇,但界面非常友好,不需要层层点击。在左上角可以选择所有版次阅读。鼠标移动到相应的标题,就会出现对应的全文。还可以阅读广告,《浙江日报》有理由向广告客户多收一些钱,因为网上的数字化报纸大大延伸了广告的效果。
第三,《北京青年报》有一个《青年周末》,不声不响很多年了,最近以中国最小开版的报纸出现,上市第一天10万份一销而空。21世纪后,国际上出现了一种小开版“柏林版”,比4开小,但比16开大,《青年周末》就是采用了“柏林版”。这是试验性的,人们能否接受它还需要拭目以待。
还有手机报,全国已经有二十几家手机报了,还有大幅增长的趋势。尽管目前没有一家挣钱,但这是和移动媒体结合得非常好的尝试。手机可以承载无数的功能,未来的报纸也要在手机上面,当然不是现在的手机报,而是另外一种形式。3G一旦开通,信用卡可能就不需要了,手机有了支付功能。韩国已经出现了一种新技术,音乐会的海报下面有一个小小的LOGO,如果你对音乐会感兴趣,把手机往这个LOGO上一放,就可以订票了。报纸要早早地跟手机结合,不要看眼下。还有一种创新,是上海、广州出现了免费的地铁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
正在遭遇的僵局
报纸主动也好、被迫也好,或早或晚都要加入创新的行列,否则的话就会落伍。中国报纸目前遭遇的僵局、出现的情况基本上和发达国家的报纸遇到的情况相似。
第一,报纸发行量持续下降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有自己不同的情况,但总体格局是一样的。在过去10年,西欧报纸总发行量下降了7.02%。北美报纸从上世纪50年代发行量就持续下降。美国报纸发行量的最高潮在二战之后,当时报纸发行量最大的是纽约《每日新闻》,发行量超过240万份。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报纸发行量。《每日新闻》目前依然排在美国发行量前十名,偶尔过80万份,基本上是六七十万的发行量。我们讲的是日报,周报不列入统计范畴。美国日报的数量在1910年左右达到2430种,是历史上的最高峰,这个数量也在持续下降,现在是1456种。
去年世界报业营销协会会长维尔金森先生到天津来,他说有一个测算,如果按照世界上过去10年报纸发行量的下降程度来推测,50年以后报纸就不存在了,这是非常可怕的预测。但是还有种种其他因素,我曾经和美国报纸的总编辑谈到这个问题,大多数是乐观向上的。多数人认为,21世纪报纸不会消亡。但是还是有这个危险,最近比尔·盖茨接受英国一家报纸采访的时候说,报纸起码还有50年的寿命,都不约而同地说到“50年”。
我相信他们说“50年”是有统计依据的。但是不要担心,报纸一定会存在,但是它会换一种形式。像目前这样耗费大量纸张、每天吞食几万公顷林木、而且时效非常慢的形态肯定会改变,最后是向无纸化报纸发展。比尔·盖茨认为,50年以后,纸和笔都不需要了,只是一种艺术的需要,比如书法、绘画。
美国新出版了一本书《报纸的未来》,透露微软、因特尔、IBM在积极地研制超高速CPU,超大规模的内存、硬盘,就是为了以后的电子书或者电子报。利用未来的终端可以订阅各种报刊和图书,而且浏览、检索非常方便,不需要用手操作,当眼睛看到行末的时候,会自动翻到后一页。还有挂在墙上的、放在办公桌上的报纸,每天只要按某个键打开就可阅读。报纸的形态肯定会变,但是报纸的内容优势不会变,而且会得到加强。
中国报纸的发行量也是在一定的高度徘徊,甚至可以说是在下降。过去的晚报四大天王《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今晚报》一直在下降,《扬子晚报》等也是如此。现在增长的只是新出版的报纸,包括都市报,但都市报发行量的上升势头也在明显地在减弱。
第二,广告的流失
流失最多的是什么?是分类广告。分类广告在中国一直很弱,但是最近几年我们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报纸分类广告在上升。我们也给客户提供了很方便的方式,比如报纸发行员上门服务等。现在网上更方便,足不出户就解决了。美国过去是不统计网络分类广告的,2003年开始统计,一统计吓一跳,15亿美元!他们的广告是从哪分流过去的?就是从报纸,报纸的分类广告给他们切去了而且做得更好。
第三,都市报的势头减弱
都市报刚刚出来的时候,一时“洛阳纸贵”,但现在都市报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我的老家在南京,南京五虎相争,五份很火爆的都市类报纸发行量都很大,争到最后,内容上已经看不出高低了,读者一块钱5份全买了拿回去看!为了比竞争对手多给读者点什么,报纸开始在服务上进行竞争,读者打电话说家里马桶堵了,报社会马上派人去修。
第四,晚报纷纷占领早报市场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中国大多数晚报有名无实。死守晚上出的还是四大天王,但是四大天王中的《新民晚报》已经站不住了,它出了一个早版争早报市场。晚报往早上一移,又挤压了早报的空间,早报的空间是谁的呢?就是都市报。晚报最多的国家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晚报的比例超过80%,但是现在大幅减少,只占到40%。这些晚报并没有消亡,而是变成了晨报,变成晨报后名字立刻改了,不像我们的报纸晚报变成早报以后名字依旧。
第五,财经类报纸没有遇到想像中的春天
过去的中国财经类报纸,不是真正的财经报纸,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客观原因,中央级报纸要兼顾的东西太多;另外,不求进取。再加上,长期以来不能提供老百姓需要的即时经济信息,早些年银行的坏账不可以提,证监会说的话不得评论。现在证监会出台的政策可以评头论足了,但是还有很多领域进不去,特别是涉及到地方财经。财经类日报目前没有一家在经济上是成功的。《第一财经日报》时效性还是它的软肋。《21世纪经济报道》周刊时日子最好过,变成周二刊时就不好过了,现在变成周三刊,一旦接近日报,需要即时财经信息来支撑的时候,我们的软肋就出现了。
第六,异地办报“搁浅”
异地办报曾被认为是中国报业改革的亮点,目前这个灯暂时黑了,以后可能还会亮。
从这几个方面看,中国的报纸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不得不进行创新。

 已经做的:曾经成功的借鉴
我们的创新主要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国的现代化报纸从它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舶来品。内地最早的中文报是1815年传教士办的。中国号称是报纸的祖宗,但是这话说说可以,实际上那个时候的报纸只是具有报纸的雏形,比如《邸报》,很难说它是一张报纸。中国人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创造了报纸,那时候的所谓报纸和现代化的报纸差得太多了。
我们现在可以借鉴哪些国家呢?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日本,《读卖新闻》超过1000万份,它还创造了手机报。《读卖新闻》早版、晚版,发行量都在500万份以上,为了把读者牢牢锁定,他们发明了手机报,让读者白天也离不开《读卖新闻》。手机报的始作俑者就是《读卖新闻》,可惜中国学了但是没有达到它的赢利效果。日本的报纸还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但是日本有个情况中国学不到,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天皇为了开启民智,强调国民教育,强力推行全民读报并进行政府补贴,读报在日本形成了一种习惯,人均读报数量全球第二。
 再看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两大官办报纸的发行量大不如从前,现在俄罗斯没有什么可借鉴的。英国的报纸曾经办得非常红火,《泰晤士报》、《太阳报》、《独立报》等都是世界上响当当的名牌,但是英国的报纸跟国家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大报统统被其他国家收购了,《泰晤士报》被默多克收购了,《每日新闻》及《每日新闻》下面的报纸被加拿大的布莱克收购了。而且目前《泰晤士报》还处于亏损状态。当然,英国也创造了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就是小报化,前几年从《泰晤士报》开始,到《独立报》,都由大改小了。瑞典是文化知识水平最高的国家,瑞典斯德哥尔摩四年前创办了地铁报,现在它的地铁报已经在六十多个城市发行800万份。广州、上海办地铁报学的是瑞典。
但是最值得借鉴的,事实上中国借鉴最多的是美国,大概有90%的经验来自于美国。美国报业长期以来发展健康、快速、平稳,这跟美国的经济是有关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在美国本土发生,而且很多报纸的创造性发明都出现在美国。印刷机、卫星传版、电脑制图、互联网都是美国人创造的。中国在过去的20年当中,尤其在硬件方面几乎全盘照搬了美国。
一是管理方面的借鉴。中国1986年开始搞自办发行,自办发行是从美国学来的。美国最早是通过邮政来做报纸发行,等报纸发行十万份以上,邮局就弄不了。《纽约时报》有遍布全国的发行队伍。其他一些地方自办发行就行不通。香港报贩一统天下,如果报纸迟到一步,报贩可以拒绝要报纸,而且报贩对报纸的内容有决定权。如果办报的老总难以决定把哪一条新闻放在头版头条,他会打电话问计于报贩。日本的报纸有层层分销网络,分销网络通过插页广告来获得经济利益。
还有报纸的集团化。目前世界上最健康、最成熟、势力最强大的报业集团都在美国,1996年广州报业集团成立之前专门到美国考察过。还有一个跟管理有关系的就是连锁经营。我们也是借鉴了美国的经验。跨媒体合作,《第一财经日报》大概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跨媒体报纸,第一个双跨(跨媒体、跨区域)的媒体。
在管理体系上,究竟是采编分开还是采编合一,长期以来摇摆不定。实行采编分开,编辑的想法不能直接到达记者,记者有什么想法也到达不了编辑,要经过各自的主任,经过一个高高的天桥。信息是瞬息万变的,采编割离是不符合规律的。但当采编合一,坐在一个饭桌上轮勺子的时候,本来应该互相监督的事情在中国可能会变成互相妥协,所以很多报纸为了强化人为的制约就分开了。但美国的报纸清一色是采编合一。在一个部门里面实现采访和编辑的高度融合。“9·11”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第二天就出了28个版的报道,解答人们所有的疑问,那天布什在干什么,国土安全局干什么,手机为什么中断等等。这检验了一个系统是否科学,现在国内的报纸正在学习借鉴采编合一的方式。
还有的一个是“两分开”。美国的报纸经营和采编分得最彻底。在采编方面还有一个两分开,就是新闻和评论分开,分到什么程度?掌管报纸的总编辑无权干涉社论,社论登什么东西社论版说了算,最多请示一下老板。社论是主观的,不能影响对所谓客观公正的新闻的采集,新闻同样也不能影响主观的判断。
两分开最重要的是采编和经营分开,在中国经常面临考验,往往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采编被拉出来搞发行、广告,经济情况好的时候又井水不犯河水。现在两分开做得最好的是新疆的《都市消费晨报》,它是中国的一个奇迹,创办的时间很迟,属于新疆经济日报集团。那个时候已经有《新疆都市报》,有多份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日报》的情况不太好,就创办了《都市消费晨报》,当年就盈利,采编人员完全不用操心发行和广告,困惑的问题是编辑部不能给广告足够的版面。《都市消费晨报》后来居上,发行量大大超过早它三年创办的《新疆都市报》,在新疆首屈一指,广告已经超2亿。
美国的报纸采编和经营分得非常清晰。我在纽约时正好碰到一件很有说服力的事。纽约《每日新闻》登了一个连续报道,根据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纽约的超市卫生状况很糟糕,比如发现了老鼠等等,揭露了很多边边角角的事情。登了三天以后,纽约九大超市联名撤销在《每日新闻》上的广告,美国最大的广告商就是零售商,这下广告经理着急了,马上跟广告商磋商。但是他在这边磋商,编辑部那边照样发稿子,说报道没错。我仔细地阅读了它的报道,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检测报告有好多份,其中也有正面的。所以超市说为什么不把正面的也报道一下呢?报纸说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应该揭露。最后怎么办?为了平息这件事,广告部自己花钱买了一个广告版,请了一个自由撰稿人,发了一个正面报道,只字不提卫生的事,提的是另外一种事。正好感恩节到了,纽约的超市在每个感恩节都给纽约的穷人送礼物,报道了超市的关爱精神。最后超市也做出了姿态,平息了风波。
第二,形式上我们也借鉴了很多。
比如厚报。最早的厚报出现在美国。1912年美国日报平均版数已达到36个版,中国在1990年绝大多数还是对开4个版,少数8个版。1995年我到美国洛杉矶考察,买了星期天的一张报纸带回了深圳,称了一下,3.5公斤,700多个版。这还不是最厚的,美国最厚的一期报纸,是《纽约时报》在70年代有一期1500多个版。这几年美国的报纸有些收敛,但是普通的报纸还是在60个版以上,星期天100多个版。中国的厚报时代已经来临了,现在大家在讨论是不是越厚越好?我们在理性对待。
多版本。随着城市里的工厂、公司向郊区的转移,美国的报纸也向外延伸,办地方版。《芝加哥论坛报》有7个地方版,《巴尔的摩太阳报》周围每个县都有地方版。《南方都市报》在深圳搞了一个地方版,《扬子晚报》搞了淮阴版。中国现在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另外还有彩色化。《今日美国》的版式是中国报纸最喜欢借鉴的,它创刊的时候就是要向电视竞争,多用彩色大图片。《今日美国》在全国有13万个自动售报机,形状都像电视一样。彩色电脑制图方面,中国完全是从美国引进的。
瘦报。最早的瘦报出现在美国,《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我在访问这家报纸的时候,它的宽度是32cm多,当时中国报纸宽度都在48cm左右。在我访问之后,它又瘦了一英寸,实际上现在是31cm多。瘦报有两大好处:第一节省纸张,《今日美国》的总编说一年可以减少了九分之一的纸张用量;第二,便于读者阅读,美国的报纸都是垂直排版的,图片等放在版上非常好看,而且抓起来报纸,中间不会耷拉下去。《南方日报》是全国党报中的第一家瘦报,改了之后一些老同志有意见,说我们的报纸怎么越办越小了?报纸瘦了以后,高度也增加了,《南方日报》用了一个广告词“高度决定影响力”,老同志慢慢接受了。
第三是编辑方面的借鉴。
 最明显的是天气版。美国的天气版做得非常好,美国认为报纸需要给读者最基本的资讯之一,就是详细地告诉他天气的未来走向。美国的所有报纸都有一个整版(除了在头版有一个简要的介绍以外)的彩色天气版,每天都有,而且里面的内容非常详细,我给它总结为5+1,未来五天的天气加上昨天的天气。他们发现读者喜欢对比,天气热还是天气冷,没有个参照,昨天是20度,今天还是20度,我就可以穿和昨天一样,有个对照。美国报纸的天气预报覆盖的城市很多,《纽约时报》每天报国内70个城市、国际70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另外还有链接网站,网站上世界1500个城市的天气情况都有。每天的天气版还有热点城市的天气预报,打伊拉克时有伊拉克的天气预报,打阿富汗时有阿富汗的天气预报,现在可能把伊朗列入了他们的视线。还有很多专家出来解释。天气版是以人为本,现在中国至少100家日报建立了天气版,而且还有创新,很多报纸在天气版上加一个标题概括当天的天气情况。
导读。美国的报纸最先有导读意识。以《纽约时报》为例,在左下角有导读,在右下角有新闻提示,翻过来第二版是各个版主要文章的目录,密密麻麻。后面有十几个版块每个版块前面都有导读,图文并茂。有的和前面冲突,但是不怕,唯恐好的东西被读者忽略了。现在国内很多报纸的导读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外水平,这个借鉴得不错。
 更正。《纽约时报》1975年在第二版作了一个更正版,更正很详细——“原来怎样,现在怎样,在哪一页”。更正以后,读者不仅没有看低报纸,反而高看了。现在中国的一些报纸也实现了,比较早的是云南的《新闻新报》,更多的报纸采取隐性更正,把事情私了了。
讣闻报道。讣闻不只是报道政要、明星,也报道老百姓。讣闻版在美国是最受欢迎的版之一,不是美国人爱看这个,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大多数都有光彩的一面,去世之后,谁都不知道,把逝去的人一生中光彩的、有意思的报道出来,是报纸的职责,也是对逝者、对活着的人的尊重。活着的人看讣闻并不是满含眼泪。《纽约时报》的总编辑说,读者会欣慰地会心一笑:为我们身边有这样闪亮的生命而感到欣慰。《纽约时报》选择文笔优美、记忆力强、事业心强的资深记者做讣闻报道。《南方都市报》等也开设了讣闻版,用了一个很好的名字“逝者”。
应该做的:几个创新路径
第一,数字化。报纸的趋势肯定是走向无纸化,无纸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数字化做得越好,做得越早,今后就越主动。
第二,创新地方版空间。作为大都市的主流报纸,目前覆盖的主要是市区,郊县是空白。《深圳特区报》发行量在当地是最大的,但是深圳龙岗区很多的乡镇(现在叫居委会)离深圳距离很远,因为交通不方便,那里的读者很少订特区报,而且那里的超市很少在特区报上登广告。在龙岗区开办地方报后,可以以低于特区报的价格登龙岗区的广告,报纸就引伸到了地方。2003年新闻出版署把一大批区、县的报纸停掉了,原则上不允许区县办报,就给了我们做地方版提供了空间。
第三,向下走低端市场。我跟国际报业营销学会的主席威尔金森谈到报纸市场已经饱和,好像报纸已经无处可走了。他说,很多城市早就饱和了,但是现在往下走还有空间,中国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他说往下一步海阔天空。他当时举了个例子,南非全国有9份日报,但这9份报纸只覆盖了3%的人群,还有97%的人没有钱买报纸,广告商也看不起他们。这9份报纸中有一份报纸突发奇想,说办一份给97%的人看的报纸。这些人虽然很底层,但是他们在向上走,努力进入社会主流,他们也开始买房子,开始用信用卡,所以办了一份《南非太阳报》,报纸完全面向低端,图片多,文字少,内容浅显易懂,内容有趣。到了第三年,发行量40万份,目前是南非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到了这个地步,广告主也来了。
高端有高端的商机,低端有低端的商机。香港弹丸之地,最多的时候有30多份日报,经过近10年惨烈的竞争,死了十几家,还剩十几家。谁都知道在香港办报难,但是就在这样的地方,三年前办了一份免费的地铁报《都市日报》,发行量40万。看到这个势头,星岛新闻集团也办了免费的《头条日报》,发行量30万份,去年又有一家公司办免费《AM730》,又是30万份,3份报纸相加就是一百万份,相当于以前香港报纸发行量的总和。
这样的空间怎么出来的?就是向其他阶层要回来的市场。我正在呼吁办中国第一份打工者的日报,农民工的日报。深圳1000多万人口,是广东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但是真正的户籍人口只有180万,大量的是居住一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来自农村的至少有800万,800万人当中绝大多数是从来不看报的,我认为这里边有很大的空间。深圳是全国外来务工者占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我们有这个责任办这样一份报纸。而且我认为有很大商机,一旦决定做我们很快就会办起来。
第四,多媒体。跨媒体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壁垒,仅限于广电集团在电视报上作文章,像上海文广集团进入日报是很少的。报纸进入广电,是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有电子媒体,中国的报纸正面临着一个数字化的好时候,数字化开拓了巨大的多媒体市场。一旦政策允许,相信很多报纸会迈向多媒体之路。

                           作者  辜晓进   为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助理,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转贴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