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四以逸待劳

发表于 报刊资料库 分类,标签:

                                   《三十六计》之四以逸待劳

        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释义:逼使敌人陷入困境,不一定非要直接攻击敌人。可以根据刚柔相互转化的原理,坚守防线,逐渐地消耗敌人,使敌人疲倦,这样可使我方由劣势转为优势。
  战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率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连胜十余阵,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分析了形势后,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撤出山地坚守,以观其变。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
        计谋精解: 以逸待劳计的成功诀窍,在于“以不变应万变;化被动为主动”,不断积蓄力量,在敌方长期劳而无功、官兵厌倦之时,因势利导,“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0 篇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