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份世博号外,珍藏永恒世博记忆
2010-05-01 10:20:00 来源: 青年报 (上海)
每个人都是那川流不息的大海。人群涌动,还来不及看清他们的模样,背影便消失在人群中。他们在拥挤的空间中人来人往,也因为世博的开幕而驻足观望——期待且兴奋。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开幕的那一刻,我们在人民广场、外滩、 新天地、徐家汇以及中山公园相遇了。“海宝来了!”成了我们共同欢呼的口号。这一刻,我们以向往美好生活的名义宣告:世博来了!
本报记者 罗丹妮 马鈜 顾金华 赵缜言 刘春霞 实习生 严柳晴
本版摄影记者 施剑平 马骏 蒋林宏 吴恺
人民广场
的哥开世博出租车争领号外
“海宝来咯,我要海宝!”“这是《青年报》号外吗?给我一份。”昨晚8点10分,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开始同时,本报号外发行活动也在来福士广场拉开序幕。不仅热心读者与路人都认真读着本报派发的号外,更有大众的哥开着世博出租车特地来领本期号外刊。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世博会召开的期待,对“海宝来了”的喜悦。
昨天晚上7点,本报在来福士广场举办的号外派发活动还未开始,已经有不少热心读者来领报纸。报协成员刘大爷是一名老报民,更是一位热心的《青年报》读者。他告诉记者,因为看了前日《青年报》上的活动通知,所以他特地赶到人民广场来领一份号外刊。他说,他要留作永久的纪念。
晚上8点10分,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拉开序幕,我们这些右手臂贴着《青年报·心周刊》志愿者标牌的志愿者在总编辑吴学霆的带领下,正式“上岗”。或许是《海宝来了!》这个标题的醒目,旁边孩童笑脸的可爱,也或许是在清晨太阳初升的时刻,双手高举托起海宝这幅图案寓意深远,又让人爱不释手,本期号外刊深受读者及路人的欢迎,仅半个小时,就派发了1000多份报纸。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家庭正好路过来福士广场,家长领了报纸后,两个四五岁的小朋友看见号外刊上画的是海宝,双双跑到记者身旁说,“海宝来咯,我要海宝。”“我也要海宝,能给我一份吗?”另一个声音响起,说话的却是一名童心未泯的老奶奶。
最令记者感动的是大众出租车公司的金康生师傅,他听说《青年报》号外在来福士派发,特地开着世博出租车来此领报纸。金师傅说,他想多领几份,一份自己留作纪念,还有几份他想送给今晚坐世博出租车的乘客。“除了开好车,我还想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期待,对‘海宝来了’的喜悦。”
中山公园
一路小跑回家看开幕式
晚上8时,整个上海进入了夜色之中,闪烁的霓虹灯显得格外美丽。记者赶到中山公园附近时,这里的人群开始慢慢变少,甚至还有人一路在小跑。一位姓王的女士告诉记者,她要赶回家看世博会开幕式。“等了那么久,现在终于要开了,所以绝不能错过开幕式。这不仅是上海人民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还有的市民打算去外滩看烟火,当然还有专门为看世博会赶来上海的外地游客,来自杭州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一名。“我一定要在世博会召开第一天进世博园区,希望通过这个世博会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全世界。”
看到记者在发号外时,不少市民抢着来拿报纸,对这份号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中年人,对《青年报》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在政府单位工作的蔡女士是《青年报》的忠实读者:“从20年前就开始订阅《青年报》,每天清晨读《青年报》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它陪我从青年走到了中年,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谈到《青年报》在世博会召开前刊发的这份号外时,很多市民颇多感慨。“对我而言,《青年报》是一份充满活力的报纸,也给予我很多人生的启发。我衷心希望借世博会的契机,祝《青年报》越办越好。”不少读者发出了由衷的祝福。
新天地
中外游客共欢呼
昨晚,当中国国旗和世博会会旗相继升起时,上海新天地大屏幕下聚集的中外游客纷纷停住了脚步,人们在为世博开幕欢呼的同时,争相在这一难忘的时刻留下珍贵的记忆,大屏幕下的“海宝”也成为最忙碌的使者,摆出各种造型配合游客拍照……而本报为庆祝世博开幕专门发行的号外也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欢迎,市民黄阿姨甚至专门跑到新天地等本报号外。
昨天晚上7点多,伴着暮色和徐徐微风,时尚而又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天地迎来了晚上的热闹时光,不少商家都在为晚上的夜市做各种准备。“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伴着谭晶嘹亮的歌声,“海宝”在入口处向中外游人热情地打着招呼,很多中外游客看到海宝憨态可掬的笑容都忍不住上前拍照或合影。
“终于找到了,我都在这边兜了好几圈了!”市民黄阿姨看到本报的号外后说道。黄阿姨告诉记者,世博会是今年的一件大事,看到它顺利举行是每个上海人的心愿,“我妈妈家就在附近,知道你们今天晚上要发世博会开幕的号外,我吃完饭特地跑过来的。”
世博会正式拉开大幕了,在新天地各个很有特色的餐馆、咖啡馆,中外游客吃着美食、喝着咖啡、聊着世博、畅想未来……
徐家汇
赶在五一看世博想中“头彩”
昨晚8点10分,徐家汇港汇广场的世博志愿者站点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观众。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小屏幕播放的世博开幕式上。徐家汇的几个商场的大屏幕滚动着世博志愿者标语。虽然今天的徐家汇算不上人声鼎沸,而当记者上街派发号外时,感受到街道的角角落落都充溢着“迎世博”的欢乐气氛。
“我们能收藏一份吗?”在徐家汇港汇广场,当记者把号外递到游客手中时,游客们无不欣喜,一位游客兴奋地表示,自己想再要一份好好收藏。“很漂亮,今天又是世博会,收到这张号外很惊喜。”
-
« 上一篇:
上海世博会
-
报纸号外第一时间传喜讯
:下一篇 »